九龍城區的發展離不開「清拆」,衙前圍道與獅子石道交界的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因有星形標記,俗稱「星屋」,現已清拆。(設計圖片)
九龍城區的發展離不開「清拆」,衙前圍道與獅子石道交界的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因有星形標記,俗稱「星屋」,現已清拆。(設計圖片)

在九龍城區遊走,從鱗次櫛比的樓宇變遷可以看到城市發展的足跡。近百年來這裏孕育了多元的文化,宋王臺、九龍城寨成為歷史的印記,1925年落成的啟德機場,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過去因機場的存在令當區有樓宇高度的限制,在啟德機場搬遷後,「重建」成為九龍城區發展頻繁出現的詞彙。本土研究社研究員Stewart這些年跟進城市發展與保育的研究,在他看來:「重建不是洪水猛獸,只是看發展過程中怎樣做到以人為本去再建立這個社區應有的樣子。」跟隨他走訪九龍城區,觀察當中新舊交替的城區風貌,尋覓九龍城區國際化的人文色彩。

在九龍城區遊走,從鱗次櫛比的樓宇變遷可以看到城市發展的足跡。(鄧卓儒/大紀元)
在九龍城區遊走,從鱗次櫛比的樓宇變遷可以看到城市發展的足跡。(鄧卓儒/大紀元)

在七、八十年代的九龍城,市民搭乘小巴出入時,經過衙前圍道與獅子石道交界下車,會叫一聲「國際有落」,此「國際」,正是衙前圍道40年代建起的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這棟綠色與白色交疊的建築屋頂有一個星形的標記,又稱為「星屋」,設有方形露台和半圓形露台,是當區的地標之一。如今此景已成追憶,2012年拆卸後,至今仍是一片地盤。區內另一個地標商場——1993年落成的九龍城廣場也即將清拆,重建為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

衙前圍道與獅子石道交界的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因有星形標記,俗稱「星屋」,現已經清拆。(本土研究社提供)
衙前圍道與獅子石道交界的國際百貨及超級市場,因有星形標記,俗稱「星屋」,現已經清拆。(本土研究社提供)

2012年「星屋」拆遷後,至今仍是地盤。(鄧卓儒/大紀元)
2012年「星屋」拆遷後,至今仍是地盤。(鄧卓儒/大紀元)

九龍城廣場是區內地標,也即將面臨清拆,重建為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本土研究社提供)
九龍城廣場是區內地標,也即將面臨清拆,重建為兩幢高31層的住宅大廈。(本土研究社提供)

九龍城廣場。(本土研究社提供)
九龍城廣場。(本土研究社提供)

Stewart對國際百貨的消失有些惋惜:「雖然我沒有經歷過『國際』最輝煌的年代,但我覺得在這個交界位有間舊式的百貨公司很特別,好多街坊都記得,其實政府也可嘗試不同的方法去保育,其它地區也有好的保育範例,但這裏最後還是拆掉了。」提到「國際」,資深傳媒人陳榮泰相信,「國際」一語雙關,來形容九龍城正恰當不過,這裏是一個文化大熔爐,不同族群的人在這裏聚腳並發展,留下了豐富的民俗、飲食文化,城市的規劃與發展也應該照顧到不同族群的需要。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Stewart。(唐健豐/大紀元)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Stewart。(唐健豐/大紀元)

獅子山下的潮泰文化

九龍城坐山朝海,位於獅子山下,前臨維多利亞港,是一個地理位置絕佳的地方,在香港的歷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鴉片戰爭前,九龍半島已經是一片成熟的商業區域,從道光二年(1822年)九龍城侯王廟的重修碑記的捐助者可一窺當時的盛況,碑記上捐助的逾百個商號名稱,可以證明當時九龍街一帶的商業鼎盛情況。二戰後,衙前圍道一帶成為了從大陸逃難來港的潮州人聚腳點,他們開設潮州白米雜貨店、藥材舖、菜館、粥粉麵店等等,漸漸形成了一個小社區,延續潮州的習俗與食俗。

泰國人在九龍城落地生根,開設店舖維生,因此九龍城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泰國」。(鄧卓儒/大紀元)
泰國人在九龍城落地生根,開設店舖維生,因此九龍城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泰國」。(鄧卓儒/大紀元)

在七、八十年代,住在九龍城寨的港人盛行娶泰國女子為妻,也有一部份是祖藉為潮州的泰國華僑,泰國人在九龍城落地生根,開設店舖維生,因此九龍城逐漸形成了一個「小泰國」。Stewart認為,人都有群居的習慣,類似在海外的唐人街,身邊海外要買正宗的華人食品就要到唐人街購買,而九龍城的泰國商舖也相似,人們想要品嚐地道的泰國菜式、購買泰式食材和用品,就會自然想起九龍城。

城南道的潮式糕餅店貴嶼仔生產的潮州糖餅與糖塔十分有名。(鄧卓儒/大紀元)
城南道的潮式糕餅店貴嶼仔生產的潮州糖餅與糖塔十分有名。(鄧卓儒/大紀元)

潮式糕餅店貴嶼仔店舖門口展示的特色糖餅和潮式糕點,有祭祀的功用。(鄧卓儒/大紀元)
潮式糕餅店貴嶼仔店舖門口展示的特色糖餅和潮式糕點,有祭祀的功用。(鄧卓儒/大紀元)

貴嶼仔店舖內上層櫥窗展示的糖塔,是效仿潮州的風水塔形態製成的,作為供奉給神明的貢品。(鄧卓儒/大紀元)
貴嶼仔店舖內上層櫥窗展示的糖塔,是效仿潮州的風水塔形態製成的,作為供奉給神明的貢品。(鄧卓儒/大紀元)

潮州人和泰國人在九龍城聚居,自然也帶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從每年的盂蘭勝會和潑水節可見一斑,盂蘭勝會期間的糖塔,是效仿潮州的風水塔形態製成的,作為供奉給神明的貢品。Stewart和陳榮泰走訪位於城南道的潮式糕餅店貴嶼仔,這間店舖生產的潮州糖餅與糖塔十分有名,陳榮泰十多年前亦與店舖老闆做過訪問,對糖塔工藝印象深刻:「潮州人製作的糖塔跟拜神有關,他們用糖塔拜神後,就用這些糖煲糖水給大家喝,寓意吉祥。」Stewart分享,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著豐富的文化背景,民間活動凝聚了一班鄉親的力量,大家都非常團結去延續這些習俗,也形成了當區的一大特色。

潮州人在九龍城聚居,每逢七月都會舉辦盂蘭勝會。(本土研究社提供)
潮州人在九龍城聚居,每逢七月都會舉辦盂蘭勝會。(本土研究社提供)

盂蘭勝會期間的豐富祭品。(本土研究社提供)
盂蘭勝會期間的豐富祭品。(本土研究社提供)

對於泰國族群來說,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每年4月14日,泰國人會在九龍城城南道齊聚一堂,穿上新衣服,沐浴禮佛,祈求下一年的平安順利,是謂「浴佛禮」,結束後則拉開潑水節的序幕,他們會帶上水槍和水桶潑水,甚至商戶更會接好水管在高空潑水,十分熱鬧。

社區重建遇到的難題

2019年2月,市建局公布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重建項目,「小泰國」恐變天,其中位於九龍城啟德道泰國移工工會辦公室,也在重建範圍內。Stewart提及,這個工會對當區的泰國居民有重要的意義:「少數族裔來到香港,他們人生地不熟,這裏真的是他們唯一的依靠,這個重建意味著他們要搬遷,我們也要考慮重建對於少數族裔的影響。」他記得當市建局最初公布項目並安排重置登記時,通告未有泰文版,許多泰國街坊都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在會議期間也沒有準備好翻譯員,很多細節方面未能聆聽當區泰國居民的意見。這正反映出社區重建遇到的難題,怎樣在改善當區居民的生活環境之餘,也能保留到現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泰國移工工會對當區的泰國居民有重要的意義。(本土研究社提供)
泰國移工工會對當區的泰國居民有重要的意義。(本土研究社提供)

Stewart觀察到社區重建中對街坊、遊客的影響:「有時大家憑著記憶、味道前來找熟悉的店舖或者社區地標,但就因為重建呀、發展呀,很多時候這些店舖未必可以搬回原區,可能一整個行業就在這一區消失了。」他舉例,在九龍城有一些車房或者一些做五金的行業,但在社區重建時政府的做法可能是賠償一筆錢,但並不會想這些店舖繼續經營遇到的困難,如很多牌照方面需要重新申請,租舖方面亦有不少限制,比如需要足夠高的樓底等等,失去這個區域,可能就令這些傳統行業的承傳和發展受到阻礙。另一方面,對一些小店而言,拆遷意味著重新起步,搬走後一切都要重新開始,社區和客戶網絡消失,有的員工未必會再繼續幫忙,對生意來說是一大打擊。

具有80年歷史的「怡順榮機器五金」位於一棟戰前唐樓內。(鄧卓儒/大紀元)
具有80年歷史的「怡順榮機器五金」位於一棟戰前唐樓內。(鄧卓儒/大紀元)

如今「怡順榮機器五金」已變成了一間咖啡店「南角」,店內盡量保留著昔日裝潢。(唐健豐/大紀元)
如今「怡順榮機器五金」已變成了一間咖啡店「南角」,店內盡量保留著昔日裝潢。(唐健豐/大紀元)

Stewart和陳榮泰走訪了兩棟戰前唐樓,昔日地舖的五金舖、中醫館如今已變成了咖啡店。具有80年歷史的「怡順榮機器五金」舖頭,手拉通花鐵閘、雕花門框,店內的麻石牆、閣樓都被新接手的咖啡店主保留了下來。另一間咖啡店「大和堂」,乃曾經營藥行和醫館的「大和堂蔘茸藥行」,店內保存著昔日的百子櫃、長櫈、牌匾、鐵閘等等,古色古香。Stewart了解到,這些戰前唐樓並不在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評級名單中,目前的保育全靠民間力量:「我們當然希望整個九龍城區有多一些老店和情懷可以留下,但是現在看來只是讓它們自然淘汰,不是每一間都能成功轉型,好多時都被發展為住宅高樓,要保持下來真的不容易。例如這兩間咖啡店,店主租下來花費好一大筆錢裝修,要保育舊物還要有一定的價值認知和文化素養,也要得到公眾的支持,如果遭遇政府收地將血本無歸,真的要很有心才能做到。」陳榮泰感嘆,戰前唐樓的活化如今淪為依靠民間力量去保育,是一件很無奈的事。

另一間咖啡店「大和堂」,乃曾經營藥行和醫館的「大和堂蔘茸藥行」。(鄧卓儒/大紀元)
另一間咖啡店「大和堂」,乃曾經營藥行和醫館的「大和堂蔘茸藥行」。(鄧卓儒/大紀元)

1952年落成的李基紀念醫局。(鄧卓儒/大紀元)
1952年落成的李基紀念醫局。(鄧卓儒/大紀元)

政府將利用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的部份用地,興建一幢新綜合政府大樓,李基紀念醫局或將搬遷。(鄧卓儒/大紀元)
政府將利用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的部份用地,興建一幢新綜合政府大樓,李基紀念醫局或將搬遷。(鄧卓儒/大紀元)

李基紀念醫局門前的奠基石。(鄧卓儒/大紀元)
李基紀念醫局門前的奠基石。(鄧卓儒/大紀元)

去年的消息指政府將利用九龍城賈炳達道公園的部份用地,興建一幢新綜合政府大樓,日前市建局再提交詳細計劃文件,提出新綜合大樓的設計概念,建議將九龍城市政大廈、九龍城獅子會健康院及李基紀念醫局遷入。Stewart自去年起就開始關注這一事件,對於三棟建築的背景他也有所了解。他特別提到1952年落成的李基紀念醫局,這座建築是街坊充滿集體回憶的地方,當初醫局由九龍城街坊福利會提出興建,後來慈善家李耀祥夫婦慷慨解囊,政府亦出資協助,整座建築簡潔、實用,由第一代香港華人建築師周耀年、李禮之的建築事務所設計,今日仍可以在其正門看當年的奠基石。對於政府建新樓的方案,舊建築是否應該拆遷,也應該考慮是否有其它可行的方案,他認為應該廣泛諮詢公眾,提出足夠的理據再進行下一步。

位於沙浦道的市區重建物業。(鄧卓儒/大紀元)
位於沙浦道的市區重建物業。(鄧卓儒/大紀元)

*********

隨著屯馬線的通車、啟德重建計劃的落實、九龍城廣場重建、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新綜合政府大樓興建等項目之展開,九龍城的更迭一直在進行。當推土機鏟走舊建築,實體空間消失無蹤後,曾經聚居的族群離散,還有多少文化能夠留存下來?◇

走訪九龍城引發思考,當推土機鏟走舊建築,實體空間消失無蹤後,曾經聚居的族群離散,還有多少文化能夠留存下來?(唐健豐/大紀元)
走訪九龍城引發思考,當推土機鏟走舊建築,實體空間消失無蹤後,曾經聚居的族群離散,還有多少文化能夠留存下來?(唐健豐/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