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關、馬、白、鄭,其中鄭光祖是後起之秀,唯一一位元雜劇後期的代表作家。元曲的發展,也有自盛而衰的過程,總體來說,元朝初期的作家成就要高於後期,因此四大家的人選也多集中在早期文人。
不過鄭光祖一點不比前輩遜色,幾乎要搶了元人之最關漢卿的地位。特別在明代,有人就非常推崇鄭光祖,如戲曲理論家何良俊就分析道:「馬之辭老健而乏滋媚,關之辭激厲而少蘊藉,白頗簡淡,所欠者俊語。當以鄭為第一。」,見《四友齋叢書》。
當然這番論述僅是一家之言,不過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鄭光祖卓越的藝術成就,才會讓後世尊為元朝文壇巨擘,甚至是元曲第一人。
戲曲界的老先生
和大多數元代文人相似,鄭光祖留下的故事非常少,若不是載入《錄鬼簿》,恐怕鄭光祖真的要湮沒於歷史,默默無名了。我們今天大概知道,鄭光祖字德輝,是平陽襄陵人(今山西境內),早年習儒為業,後來在杭州做了一名小吏。
區區一名小吏,自然無法像他的名字那樣光宗耀祖。而且鄭光祖性格方正耿直,不輕易與人結交,因而官場上大多瞧不起他,他一輩子也沒甚麼升遷的機會。不過鄭光祖並非不通人情世故,只是為人處事有自己的道德準則,不屑做那些阿諛逢迎之事。
鄭光祖真正的好友,在文壇、在劇場,與同病相憐的文人、多才多藝的伶工傾心相交。鄭光祖對於知己良朋,才是真心相待,情深義濃,如《錄鬼簿》所說:「久則見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
不知他是否像關漢卿那樣,偶爾登台演繹雜劇?但鄭光祖也經常和文人伶工一起鑽研曲詞、唱功、表演等技藝,得到梨園界的由衷敬服,被尊稱為「先生」。在他生活的年代,人們提起「鄭老先生」,不必道名號,都知道說的是鄭光祖。其聲名之盛可見一斑。
別看老先生在官場上人緣不佳,他可是有許多真朋友的。據《錄鬼簿》載,鄭光祖去世火葬於杭州靈芝寺,很多人都來弔唁,各有詩文。古人重視葬禮,都希望入土為安,鄭光祖卻是草草火葬,可見其身世困頓落寞;而他得眾人送葬,為他憑弔賦詩,又見其身後哀榮無限,勝卻人間無數。
他所生活的時代,元曲經歷了大師輩出的繁盛時期,散曲、雜劇都日臻成熟。鄭光祖站在眾位巨人的肩膀上,以落魄文人的身份投身創作,卻完成了許多曲詞優美、感情深摯的傑作,促成了元曲在後期的輝煌。
隱逸志 羈旅愁
今天,鄭光祖存世的作品主要有小令六支、套數兩套和五部雜劇,其中以《倩女離魂》《王粲登樓》最為知名。他的散曲數量不多,卻涉及到主要的元曲題材,也從側面展現了他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元曲最常見的是嘆世隱逸主題。鄭光祖官場上摸爬滾打,既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又無法實現儒者治國平天下之志,萬般失意下便生出隱世之心。如小令《塞鴻秋》,他在第一段就讚頌了陶淵明看破世情、辭官歸隱的超然之舉,「除彭澤縣令無心做,淵明老子達時務。」陶淵明也是元人作品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人物,鄭光祖亦借古人事蹟,表達自己的心志。
再看末段:「金谷園那得三生富,鐵門限枉作千年妒。汨羅江空把三閭污,北邙山誰是千鍾祿?想應陶令杯,不到劉伶墓。怎相逢不飲空歸去。」前四句一句一典,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花園,以豪奢著稱,代表財富;鐵門限就是鐵做的門檻,用來阻擋陰間鬼魂,以期延長壽命,代表長壽;汨羅江指三閭大夫屈原含恨沉江之事,代表忠君理念;北邙山上多是王公貴族的墓地,這些墓主生前皆尊享千鍾粟,代表顯貴。
鄭光祖將世人追求的四大美好事物—富、壽、忠、貴全面否定,這也是他在仕途受挫、報國無門的困境下,深感人生短促,榮華富貴稍縱即逝而引發的感慨,他更為自己和其他忠良賢士遭到貶抑的現實,深感失落、憤懣和嘆惋。
曲詞的最後三句,是作者再次闡發他的人生選擇,要向陶淵明、劉伶那樣遠離紅塵,詩酒自娛。若是知音相逢,一定要和他狂歌痛飲,攜手歸隱,今生今世才不虛此行。這三句格調轉向豪宕,表現了作者看淡世間執念,灑脫曠達的情懷。
「弊裘塵土壓征鞍,鞭倦裊蘆花。弓劍蕭蕭,一竟入煙霞。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高寒,呀呀雁落平沙。曲岸西邊,近水渦、魚網綸竿釣艖。斷橋東下,傍溪沙、疏籬茅舍人家。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淒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
鄭光祖從山西到江南做官,最後客死他鄉,可說是一生飄零,因而羈旅愁思也是他生命中的一大主題。他有一首《蟾宮曲.遊子》,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繪了西風秋水、老樹寒鴉、雁落平沙、斷橋茅舍、紅葉黃花等景致,構成一幅內容豐富、色彩穠麗的深秋圖卷。
一人一馬在旅途中獨行。由於生活的不順遂,作者總是在追尋、在漂泊,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背井離鄉了。這一路走來,征塵不斷,彷彿壓得馬鞍更沉重了,人也懶得揮鞭趕路。因為他知道,人生的漂泊之旅沒有盡頭,這一片醉人的秋景只能加重他心中的悲愁。他也只能慨嘆一聲:「離人又在天涯!」◇ (未完,下周三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