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1)周:周朝。
(2)轍東:周平王把國都東遷至洛陽,史稱東周。
(3)王綱:王朝統治的制度。綱:綱紀。
(4)墜:下落、衰弱。
(5)逞:任意放恣,在此指「濫用武力」。
(6)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這裏指戰爭。
(7)尚:尊崇、崇尚。
(8)遊說:指謀士周遊列國,向諸侯分析政治形勢和利害關係,並提出個人的主張,以求取諸侯的寵信和任用。
(9)始:開始。
(10)春秋:春秋時期。
(11)終:結束。
(12)戰國:戰國時代。
(13)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14)強:強盛。
(15)七雄:即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
(16)出:出現。
周平王把國都東遷到洛陽以後,王室的綱紀和政治制度便逐漸衰落,諸侯們濫用武力,常發動戰事。而謀士周遊列國,以口才到處說服、獻策以求取功名的行徑,在當時蔚為風尚。
東周由春秋時代開始,結束於戰國時代。春秋時期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個諸侯國稱霸,而戰國時期則出現了秦、齊、楚、燕、趙、韓、魏等七雄。
上一篇提到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更替,已經上演了國家興亡的規律:一國之王,如果殘暴荒淫,必然衰敗滅亡。個人也是如此,多行不義必自斃。所以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可以獲得治國以及處世為人的正理。
而這裏以周朝為例子,闡明這個最大的人生教訓。因為周朝最長久,共八百年,並分前後西周和東周兩大部份,形成強烈對比,非常生動形象地把治國興衰的規律和教訓,擺在大家的面前。提前為後世預演了一遍,留下借鑒。
西周時期,君臣有德,天下太平;而東周,走向了衰敗,根源就在君臣的胸懷和德行漸漸偏離了天下為公的正念,君王貪圖享樂安逸,無心主事,臣子貪圖功名利祿,皆為一己之私。為君者完全偏離了文王等先祖為天下百姓獲得安寧而勵精圖治、求取賢才的志向,當然最後也就會出現奸臣當道的後果。
東周又分成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是從統一走向分裂的過程,而戰國,是分裂後進行從新兼併,要走向統一,以武力征戰,都想成為天下主人的過程。這東周整個過程就是國家生病了,各種次序和機制被打破平衡陷入混亂,帶來無限的征戰和痛苦之後,又自然地人心求取太平,要恢復平衡,以戰爭的方式兼併統一,再度形成新的有次序的機體。
這個過程征戰不休,失去太平又恢復太平,這幾百年的歷史,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期間人心變異,道德下滑,世人多利用各諸侯國為保平安和爭霸的心理而出謀獻策,求取功名。急功近利,霸道橫行,拋棄王道,崇尚武力,成為過程中暫時出現的殘酷現實。如果不能從整體王朝變更的規律和角度看問題,陷入這幾百年某段稱霸稱雄的歷史去,看到一時因武力得到的勝利,就會得出反面的教訓,以為武力能解決一切問題。其實不然。
僅僅靠武力得到的臣服,並非真心,必將被更加強大的武力所征服和取代,這樣的紛爭,無止無休,此起彼伏。其危害,即使到了秦朝統一六國,也還是人心不安定,戰爭帶來的恩怨情仇,遺害至深,影響十分深遠,直到漢朝建立,確立教人重德的儒家思想,以孝治國,明確恢復上古聖王舜帝留下的傳統,這才達到了真正的安定和統一。所以看歷史要整體,吸取正面教訓,從根本看問題。修正道德,勵精圖治,感化人心,才是長久太平之道。即使需要武力,也主要是起到一時極端情況下的治亂和防禦的作用,不能本末倒置。
所以後世從春秋的孔子開始,極為重視研讀歷史,明確讀書人要擁有君子的品德,正面看歷史,以關心國家興亡和百姓疾苦作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價值,肩負重任,不可推卸。此為讀書受教育的目的。
然而時代變遷,人的價值觀也隨之改變。現代讀書人急功近利,只求一己之私,心胸狹隘,難以作為。只為自己而活著,一生因自私而鬱鬱寡歡,迷失自己。多少人因此失去人生的方向覺得活而無趣,內心空虛,擁有多少錢財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古人的教育觀、價值觀,值得我們深思。
【故事天地】 一鳴驚人
公元前六一三年,楚莊王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拉攏過去。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在他即位後三年裏,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甚麼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整天沉迷於花天酒地,不理國事。使得官吏們貪污失職、欺壓百姓。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這時,有一個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他告訴楚莊王:「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著。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楚莊王說:「你說出來聽聽。」
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甚麼鳥?」楚王一聽,心裏明白伍舉說的是誰。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
從此,楚莊王開始整頓國家,獎勵盡忠盡責的官員,懲罰貪官污吏。使國家充滿了朝氣。與此同時,整頓軍事,壯大武力。建立了較高的威望,各國的諸侯不但不敢再來侵犯,還把侵佔的土地,歸還給楚國。所以說楚莊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一鳴驚人」!
這是諸侯國征戰時代發生在一個諸侯國家裏的前後對比,楚國君王昏庸則社會動盪,貪污橫行,百姓受欺,民心必然不穩,國家的前途可想而知,可是後半期,國君被點醒,改正過失,勵精圖治,國家就充滿朝氣,人才得以善用,惡行得到懲治,一切都變得次序井然,當然會得到百姓擁戴,國家也就必然興盛。一個人是否有仁德,對於國家也好,家庭也好,都是第一位的。興衰之道,就在這裏。◇
~資料來源:【正見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