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為人父母的,如果養育子女,僅僅供給他們生活上物質的需求,卻不好好管教他們,這是做父母的過錯。同樣的道理,老師教導學生如果不能嚴格督促,認真教學,這便是做老師的怠惰失職了。
身為子弟,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年少時不用心學習,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也沒有豐富的學識可以在社會上立足,等到年紀大了,還能有甚麼作為?
這八句話,不僅淺顯易懂,而且頭兩句的「養不教,父之過」更是人人皆知,所以中國人自古明白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責任重大,僅僅供給物質上的享用,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孩子言行不端,是要問責於父母的,所以這裏是對父母的勸導,很明顯,是在提醒父母,要承擔起教育子女德行的責任。
因為第一課開篇就提到「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遷」,以守護善良本性不改變為目的的教育宗旨。所以父母之責,首問德行的教育。而且,《三字經》在提到教育者時,首先提到的也是父母,因此點明教育宗旨後,第二課提到母親的範本孟母和父親的範本竇燕山,都以孩子不受壞環境影響和教子重義為核心。可見古人對教育的認識,首先注重的就是人品教育,而人品教育,更是從父母的家庭教育開始。
古人因此有各種家訓,日本叫庭訓,至今傳承。日本在德川幕府統治後,更是注重中國的儒家教育,家教嚴格,私塾遍及全國,培養孩子端正的言行禮儀,日本的現代小學,就是來源於江戶時的私塾「寺子屋」,小學中學,不僅學習漢文詩歌,甚至學習孔子的《論語》。還都開有家庭科,要學習料理、縫紉和打掃,讓孩子懂得感恩和基本的待人之道,可說是現代版的灑掃應對,繼承了古代私塾和家庭教育的傳統。這也就是日本企業商界有職業倫理,講誠信,能在現代穩固地立足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三字經》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宗旨高明、正人心的同時,語言卻淺白,且朗朗上口,人人都能讀懂,不僅對孩子是良好的啟蒙,對父母和天下百姓也是深刻的警醒和教導。古代中國為何能成為世界敬仰和學習的禮儀之邦,僅僅憑著這本小小的啟蒙教材,就足以令人心明。
父母和教師,都是教育者,但是父母容易溺愛而忽視德育,而專職教育的老師則容易教導不嚴格,同樣是失職,本課論述上,對父母和老師,各自要求看似有所偏重,其實,合起來才是全面要求。就是說,無論父母和老師,都要懂得重視道德的教育,也都要嚴格施教,就像孟子的母親,專注堅持,從不懈怠,否則,都是不負責任,都會被視作過錯和懶惰。
那麼,接著,當然就要勸導作為受教者的孩子了:孩子要聽父母和老師的話,要好好學習,這是子女或弟子應該做的,否則,老了,一無所成,白活一世。
《三字經》的頭三課,講的就是人為何要接受教育,教育之本在於德,父母和老師一定要嚴格謹慎地教導好孩子,莫讓孩子迷失善良的本性。
《三字經》講完教育宗旨和教學雙方對教育應持有的態度後,接下來,就會告訴孩子要如何一步一步學習了。因此有人說,三字經幾乎可讓人自學成才,給出了一條如何成為儒學大家的方向。難怪古代帝王教育都如此重視本書。
若要孩子成大器,有大志,請從學習《三字經》開始吧。
【故事天地】 武訓興學
清朝時山東省堂邑縣,有一個名叫武七的乞丐,他用行乞、做雜工省吃儉用所存下來的錢,買土地辦學堂,因為辦學有成,人們為他取名訓。
武訓五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和母親行乞為生,生活雖然過得辛苦,但還有母親相依為命,日子倒也踏實。不幸的是,他七歲時又失去了母親,孤單一人,便四處幫人打雜。武訓一點也不在乎生活困苦,最讓他難過的是,不能和一般小孩一樣到私塾中讀書識字。
武訓從困苦中體會到讀書的重要,因為自己沒讀書不識字,無法有大作為,所以他決心要辦義學,讓窮人家的小孩也能讀書,不願別人再像自己一樣,因為沒錢而錯失了學習的機會。於是他白天乞討,晚上搓麻繩,經過三四十年的努力,武訓的學堂—「崇賢義塾」果然興辦起來,嘉惠了許多學子。
武訓十分關心學生的課業,對老師更是敬重。遇到不認真教書的老師和不用心學習的學生,他就跪在他們面前,請求他們要各盡本份,好好努力,因此師生都大受感動,不敢懈怠。武訓辦學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
品學的好壞對人的一生影響很大,孩童時不珍惜讀書機會,不懂得把握生命中的黃金時期修養品德,年紀大了總是會後悔的。清朝著名政治家左宗棠有個部屬名叫張曜,跟隨左宗棠建立了許多戰功,左公向朝廷推舉他做大官,但因為張曜年少時不唸書不識字,朝廷只好取消他的官職。張曜十分懊悔,痛下決心重拾書本,請來老師,日夜苦讀,修身養性,終於學有所成,再度獲得朝廷的重用。
樂府《長歌行》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每個人都該趁年少時,用功學習,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修養品德,以免年老時徒留悔恨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和識文斷字的重要,核心在於崇賢,但是沒有識文斷字,讀寫算等技能,即使有良好的德行,也無法讓自己的德行更大範圍地造福百姓,更無法代代傳承文化和歷史,最起碼,你即使有心為百姓做事,卻無法寫文書表達民情,上傳下達處理公務,德行就得不到善用,所以才能技術,是為德所用的,也是很重要的、能讓德開出花結出果的。兩者合在一起,方能成就大業。
武訓深知此理,所以將學堂取名為「崇賢義塾」,對老師和學生都誠心勸導,以實際行為真正地踐行《三字經》的精神,讓老師用心不懶惰,讓學生珍惜時光和機會。他對孩子們的珍惜,勝過千千萬萬親生的父母,讓人深受教誨;他在困苦中從不怨天尤人,逆境中堅守善良本性,把辛苦積存的錢財,用於造福社會,雖未讀書,已經在踏踏實實奉行儒學的教誨和實現了儒生的志向,他就是孔子肯定過的那種,雖然沒有讀書,但是卻能無師自通做人的本質,可以稱作有學問的人。
可見,孔子認為的有學問,本質在於懂得和實踐做人的道義,武訓雖然無錢無權,卻能超出「窮則獨善其身」的境界,做到了不達,也能「兼濟天下」,怎不讓人肅然起敬。這不就是有學問嗎?只不過,很遺憾,他未能掌握文字,無法讀寫,發揮更大地品德的光熱,但是品德永遠都是學問的本質與核心。◇
~資料來源:【正見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