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進行一段超乎日常強度的運動或勞動過後,總是會出現肌肉痠痛不適。或許是剛挑戰完一場馬拉松,或許是剛做完一次居家大掃除,又或許是剛逛街一整個下午,即使這樣的痠痛有明確原因,而且為時短暫,也難免讓人感到不舒服。然而,身為纖維肌痛症的族群更為辛苦,他們只要做輕緩的活動就會痠痛,甚至遍及全身,終日不能消除。
何謂纖維肌痛症?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很神秘的疼痛症,又稱為「公主病」,主要為慢性廣泛性的疼痛,是一種臨床表現複雜的症候群,推測與中樞神經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有關,例如:血清素、多巴胺等,或是與心理創傷、壓力有關。
診斷歷程充滿挑戰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醫生徐廷儀說,在慢性廣泛肌肉骨骼疼痛現象的背後有諸多不同原因,纖維肌痛症是其中最常見的,但其診斷歷程卻充滿挑戰性。
纖維肌痛症經常合併有倦怠感、認知與精神方面的症狀,以及遍布身體各處的不舒適,也因此患者遊走各醫院專科,經歷無數檢查卻查無異常的情況時有所聞,甚至還得面對周遭家人與同儕的責難,被認為是身體不勤快而無病呻吟、裝病,因而滿腹委屈,甚至開始自我懷疑,更加陷入身體和心理的惡性循環。
精神科臨床上也常見患者有相關身體抱怨的情況,此時就需要醫護人員以專業性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適時區分患者症狀或轉介就醫,以幫助患者及早確診並接受治療。
致病人口以女性居多
徐廷儀表示,雖然纖維肌痛症近年逐漸受到重視,相關研究與日俱增,但致病的機轉尚未完全明朗。研究統計資料顯示,人口中大約2%~3%罹患纖維肌痛症,主要為青年人和中年人,但是所有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其中以女性患者居多,且具有家族遺傳性。
臨床特徵和典型症狀
徐廷儀表示,纖維肌痛症的臨床特徵在於廣泛性的肌肉骨骼疼痛合併其它身體症狀,身體檢查會發現多處的壓痛點,但是局部構造並無異常,抽血檢查得到的數據大多也是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某些疾病與纖維肌痛症有「共病」的傾向,例如:腸燥症、偏頭痛等,它們時常一起找上門,而且在病程上同步起伏、交相干擾。
除了前述的疼痛之外,典型的纖維肌痛症的症狀還包含倦怠和睡眠障礙(一直覺得很想睡,但又睡不好,常感覺睡不飽)、認知功能干擾(記憶力和專注力變差)、頭痛、下腹痛、腸胃絞痛、抑鬱、焦慮等,異常感覺(皮膚如針刺或蟲蟻爬行的感覺)、胃食道逆流、頻尿、急尿等也偶有表現。
進行自我篩檢的方法
徐廷儀提出,如果已身受渾身痠痛困擾超過3個月以上,包括身體左右側、腰部以上、腰部以下、中軸部位(顱骨、脊柱和肋骨),或是經常有倦怠感、睡眠品質不佳,建議在網絡檢索「纖維肌痛症診斷標準」,以計分量表初步進行自我篩檢。
此量表可以幫助了解是否有罹患纖維肌痛症的可能,同時記下填答結果與醫生進行討論。
診斷和治療的方法
徐廷儀指出,從診斷層面而言,身體檢查可以發掘廣泛分布於全身的軟組織壓痛點,然而這些部位的組織並無紅腫或發炎現象,但是為了與其它症狀雷同(慢性廣泛肌肉骨骼疼痛)的疾病加以分辨,需要執行抽血檢查(測定發炎指數、風濕因子、肌肉酵素等數值)。
此外,如果有睡眠障礙或自律神經功能異常的疑慮,也須藉由相關檢查釐清病情。在確診之後,患者只要規律接受藥物治療和輔助療法,即能收到療效,不但能改善症狀,生活品質也獲得提升。
現今常見的治療藥物包括抗肌肉鬆弛劑、止痛劑、抗抑鬱劑、抗癲癇藥、增加血清素活性的藥物等;而輔助療法包括物理治療、脊椎矯正、按摩放鬆、飲食療法、認知行為治療、心理諮詢等,適度運動和飲食調整也有助於穩定病情。◇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