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吉米在半年前開始反覆出現皮膚癢和搔抓的情況,而且前一陣子因為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新冠病毒)疫情停課在家,父母發現他在天氣熱、流汗增多時,情況更加嚴重,甚至會抓到破皮流血,睡眠也受到影響,於是帶他就醫。

醫生在看診時發現,吉米的手肘、膝蓋的屈側有紅疹、丘疹和搔抓的傷痕,軀幹則有大範圍的皮膚乾燥和脫屑。

進一步得知他的爸爸小時候也曾有類似狀況,長大之後才逐漸改善。

根據病史和理學檢查,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安排衛教和藥物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

異位性皮膚炎的族群和病因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生蘇軏表示,臨床統計顯示,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為8%~10%,其中有50%在1歲以前出現症狀,30%在1~5歲診斷患病,好發於有異位性體質家族史者。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與遺傳、環境因素、皮膚的屏障功能缺陷有關,患者常見皮膚瘙癢,癢到抓不停,較大的孩童在肘凹、膕凹、腕關節、膝關節等處會出現皮疹,且伴隨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發炎。此外,作息改變、壓力、環境的溫濕度、飲食等,都是造成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因素。

舒緩皮膚不適的三個方法

蘇軏說,藥物治療、保濕和改善生活環境是舒緩異位性皮膚炎的3個方法。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能對抗皮膚發炎,含抗生素的外用藥膏則是預防次發性傷口感染,口服抗組織胺則可以降低搔癢感、改善睡眠。

做好保濕、強化皮膚屏障功能應由洗澡做起,避免水溫過高,或是使用清潔力太強的沐浴乳,洗澡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針對皮膚乾燥的部位,洗澡後塗抹適當的乳液、乳霜或凡士林,持續一段時間後,如果皮膚還是摸起來粗糙,建議增加塗抹的頻率,或是換成保濕力更好的產品。

生活環境要注意定期打掃,維持環境清潔並保持空氣流通,經常使用空氣清淨機和除濕機,環境維持適當溫度以減少流汗。此外,飲食應清淡均衡,少吃油炸食物,如果吃到特定食物會加重皮膚症狀,建議記錄下來與醫生討論。

病情惡化與疫情有關?

為何有一些民眾在疫情期間發生異位性皮膚炎惡化?蘇軏說明,疫情期間長時間待在乾燥的冷氣房,忽略皮膚保濕;活動量減少、零食吃太多;3C產品使用量增,影響作息和睡眠品質;無法與同學、朋友見面,對升學、未來的不確定感,造成身體和情緒的壓力增加;回診時間因為疫情而延後。

上述的情況都是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因素。

患童在疫情期間應注意的事項

蘇軏提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孩童在疫情期間要注意下列事項。

選擇並適量攝取健康的零食,比如堅果類的點心。

每天正常作息,並設定使用3C產品的時間,避免在睡前使用。

要維持適當運動量,可進行跳繩、徒手健身、室內腳踏車等運動。

症狀有起伏者務必按時回診,與醫生討論病情變化和生活上面臨的問題。

留意室內的溫濕度,皮膚感到乾燥可增加乳液塗抹頻率,或是改用保濕力較強的產品。

蘇軏提醒,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保養,當孩童經常東抓西抓身體,或是身體出現抓痕,應留意發生的部位、時間點,以及是否持續或反覆發作。當異位性皮膚炎出現惡化,務必諮詢醫生,給予生活上的建議,調整或增加輔助用藥,以度過難關。◇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