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外建功立業,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同甘共苦相伴一生,
原本是傳統家庭中平凡而和美的生活,卻在當今社會中被解讀成女性的悲劇。
關於傳統女性,很多人有這樣的印象:她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言一行都被傳統道德約束,嫁為人婦後成為丈夫的附屬品,為夫家操勞一生,還要忍受妻妾成群、隨時可能被休棄的厄運。
這真的是傳統妻子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嗎?若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翻閱那些流傳千古的泛黃紙頁,或許能夠探尋出幾分真相,了解古人對夫妻關係的真實解讀,以及妻子對家庭的貢獻和肩負的職責。
夫者扶也,妻者齊也
在經史典籍中,夫妻被視為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倫理關係。《周易》中說,天地生成後產生萬物,萬物產生後有了男女之別,之後才有夫妻、父子、君臣等人倫關係,隨之也有了上下、禮儀的概念。夫妻關係堪稱人倫之始,正如《史記》所強調的:「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
《中庸》更講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古人將夫妻關係置於君子修養自身的起點,而它最高深的境界,是與天地間的正道相通的。由於夫妻關係能夠衍生出父子、兄弟姐妹、親族等一系列關係,最終編織成整個社會的關係網,因而夫妻關係是整個家族關係中的重中之重,夫妻各守其道,各守本份,才能讓家庭和睦,家風端正。
再進一步說,夫妻之道是關乎國家興亡盛衰的大事,也就是所謂的「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儒家文化把夫妻、父子、君臣、長幼、朋友,定為五大人倫,更有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齊家在治國之先,欲齊家先正夫妻之道,既然夫妻關係如此重要,古人怎麼會只重視丈夫而貶低妻子呢?
那麼,古人對夫妻是如何定義的呢?《白虎通》這本書談到:「夫者,扶也;妻者,齊也。」丈夫是一家的主心骨,有率導、扶持的責任,由他來支撐家庭生計、規範家庭秩序。而妻子,就是和丈夫肩負同等責任的人,也就是夫妻一體,齊心協力把小家庭打理好。而妻也叫做「婦」,即服也,也就是要操持家務,照顧家人。已婚女子具備的這兩種稱呼,或許恰恰暗示了她們要在婚姻和家庭中承擔著更多的職責。
女子主內,家中宰相
夫妻一體,但是男女有別,專長各異,正是「一陰一陽謂之道」。男子代表陽剛,女子代表陰柔,古人根據陰陽之道,確立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倫理。這個尊卑,並非簡單的高貴與卑賤的定義,而是取法天地得出的生活智慧。天屬陽,在上為尊,意味著男子處事要像天一樣剛毅,自強不息;地屬陰,在下為卑,意味著女子為人應像地一樣謙卑重德,包容萬事。
而具體到夫妻生活中的職責,也就涉及到內外之分。丈夫在外,為君者勵精圖治,富國強民;為臣者盡忠職守,輔佐江山;為將者,南征北戰,保家衛國;為民者,漁樵耕讀,辛勤勞作。妻子在家,則是謹守婦道,相夫教子,打理家中財產,協助主持家祭禮儀。《禮記》有言:「男不言內,女不言外。」男子不過問家務事,才能專注於事業的發展;女子不干涉丈夫外務,才能專注於酒食、女紅等家事,照料好整個家族,也免卻丈夫的後顧之憂。
可能有人會認為,古代女子一生似乎就是為丈夫而活,毫無個人價值可言。殊不知,君主為國家政事操勞,將相為國計民生操勞,普通百姓為養家餬口操勞,哪個男子又是為自己而活呢?這不恰恰證明傳統文化中,人人為他的無私美德嗎?況且女子相較於男子,柔弱細膩,心靈手巧,真的是宜室宜家,更能夠在家庭的一方小天地中貢獻自己的心力。
古人更喜歡把夫妻比做君臣,丈夫是一家之主,那麼妻子就是家中宰相了。所以當家的媳婦也有「主母」之稱,表明她和丈夫一樣,是受到整個家族的敬重的。而在教子一事上,賢良淑德的妻子才能培養出下一代的君子、淑女,這更是關乎家運乃至整個國運的大事了。所以說,世有賢女,方有賢妻;有賢妻方有賢母,有賢母方有賢子。在男兒因立德、立功、立言而彪炳青史的時候,在幕後的女子,對傳統文化、道德,發揮著難以估量的傳續作用。這樣說來,妻子是丈夫最為倚重的肱骨大臣,也是家人衣、食、住、行方面最依賴的人,她們怎麼會得不到夫家的重視呢?
婚禮為本,女教為重
自周公製作禮樂起,傳統婚禮就具有繁複的程序和深厚的內涵,經歷代風俗變遷略有變化,大多離不開三書六禮等核心內容。正是名正而言順,男女的結合、名份的確立,是對上關乎祭祀、對下關乎後代的大事,因而「昏禮者,禮之本也」,古人幾千年來都保持著傳統婚禮的基本儀式。
婚禮中的許多環節,都能反映出古人對妻子的器重和期望。比如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等禮節,男方都要在女方的家廟中舉行,在祖先的見證下表示彼此的恭敬謹慎;迎親當天,丈夫要象徵性地為妻子駕車,待車輪轉過三周後再由車夫駕駛,表現夫妻間相敬又相親之意;夫妻用一瓠瓜剖成的兩瓢飲酒,稱為「合巹酒」,表示夫妻一體同心,相齊相偕。
在進入夫家的第二天清早,新婦也要行婦禮。她沐浴清潔後,鄭重拜見公婆,完成一系列祭拜之禮,表示謙卑孝順之心;禮成後,公婆從西階下堂,新婦從主人使用的阼階(東階)下堂,表示新婦從此接任管家重擔。《禮記》中說,這些禮儀都是期望妻子做到「順」,孝順長輩,和睦家人,這樣才是家業興旺的保障。
古人對妻子寄予厚望,女德教育便是女子人生的必修課了。古代女子十歲起,就要接受老師一樣的「傅母」的教育,學習言行舉止溫婉柔順、聽從尊長教誨,學習養蠶繅絲、紡麻織布、縫紉刺繡等女紅技能,學習祭祀中準備哪些祭器、祭食,以及擺放的規矩。在出嫁前三個月,她們還要接受緊張的「婚前培訓」,掌握德言容工,學成後還要通過向祖先祭告的方式,昭示女子柔順的德行已經具備,可以嫁做人婦了。
除了言傳身教的女德教育,歷史上還出現許多規範女子言行道德的書籍,以《列女傳》和「女四書」為代表。或許有人認為,這又是對女子的歧視和禁錮了,但實際上,古人認為夫妻理想的關係是「夫義婦順」。《荀子》就認為,人夫要做到「致功而不流,致臨而有辨」,也就是盡力取得功業卻不放縱淫亂,盡力親近妻子卻保持一定界線。丈夫做到了義,做妻子的自然也就夫唱婦隨,成為一名溫順體貼的賢妻。
至於為甚麼古人一直強調婦德,卻很少提及夫德,這大概還是出於「男正位乎外」的考慮,夫妻關係、家庭事務並不是男性生活的主要內容。實際上,古時候那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不是絕大部份都在勸導、規戒男子的言行和道德嗎?
那麼這樣看來,關於女德的書籍就少得多了,難怪編寫《內訓》(女四書之一)的徐皇后,要感慨世上「獨女教未有全書」了。所以,我們更應該感謝這類典籍的傳世,讓今天的女性也能夠重新找回傳統的婦德。
拜讀聖賢留下的文字,會讓我們驚訝地發現,傳統文化和道德中,夫妻之道竟然是人倫之始和治國之重,妻子更在家中扮演著不可取代的角色。家有賢妻,是每位家庭最大的福氣。傳統文化對女性的重視和要求,或許也應該讓今天的女性深思,自身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何其重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