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嶼山西部的大澳漁村,保留著不少傳統習俗,近年來最廣為人知的是端午龍舟遊涌,但對於大澳人而言,最多人返鄉的日子相信不是端午、新年或中秋,而是清明。
大澳人十分重視祭祖,在清明節期間,子孫都會返鄉祭祖,但坊間對此少有記錄。據大澳原居民黃氏後人描述,多年來老一輩人都有一個共識,便是祭祖之事只限於漁民後人參與,過程不可拍攝,更不方便外人介入,長輩認為拍攝是對祖先不敬的行為。在傳統的祭祖儀式上,過去只限男丁參與,女士不得上山,直到近幾十年才有所放寬,允許女士參與。
黃先生稱,過去他們拜山通常需要一整天時間,從清明節正日上午9時開始,一直到下午4時許才完成,但近年拜祭儀式已有所簡化,通常中午時份便告完成。一般而言,大澳人會首先拜祭「大眾山」,即眾漁民先祖所葬之處,再分頭拜各家分支的祖先。拜祭者通常攜帶香燭衣紙、燒豬、各類生果拜祭,還會帶上砧板和刀具,方便拜完山後直接在山頭切燒豬分食。現今在山上分食的習俗已不復見,多數是下山後回到家族的祖棚聚餐。
黃先生表示,大澳人拜山的範圍很大,漁民先祖墓地分佈在不同的地方,包括在嶼北界碑附近一帶、洪聖古廟後山、南涌等;不少大澳人在拜山期間路經吉慶街的歡記士多、東京士多、洪聖古廟附近的士多時還會補給,也成為大澳人拜山的一種特色。@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