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十六至十七日的九龍城亞皆老街遊樂場內,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祭祀郭氏祖宗,並紀念始祖汾陽王郭子儀誕辰1322周年。
郭氏祭祖是香港市區難得一見的傳統祭祖活動。每年黃曆十二月十一至十二日,郭氏族人均會在九龍城的亞皆老街遊樂場搭建臨時祭祖場地,舉行祭典和宗族活動。以傳統格局佈置的會場,按照千年傳統舉行的祭祀儀式,皆呈現中華文化古風,在繁華的鬧市上尤其顯眼。
四十年代移居香港 延續祭祖傳統
郭氏後人自上世紀四十年代從潮陽移居香港後,持續在每年舉行祭祖活動。歷經多次場地變遷後,典禮現於九龍城的亞皆老街遊樂場,以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名義舉行,今年已是第六十九屆。除了莊嚴隆重的祭祀儀式外,郭氏族人亦在這兩天聚首一堂,聯繫宗族。
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理事長郭振忠稱,郭氏在現址舉行祭祖大典已有六十九年,同場舉行該會就職典禮,今年為第二十九屆。他又稱,郭氏族人來港後主要聚居於黃大仙、橫頭磡、觀塘一帶,郭氏祭祖在遷至現址前,曾先後於何文田、東頭村舉行,當時只有聘請潮樂八音助興,未有做潮劇。後來該會向政府租用九龍城亞皆老街遊樂場舉行祭祖大典,才開始做潮劇。
香港的郭氏族人,與世界各地的郭氏族人一樣,奉郭子儀為始祖,每年均在郭子儀的誕辰(黃曆十二月十二日)舉行祭祖儀式。該項祭祖大典在2014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清單中。
郭子儀(公元697至781年)為唐朝名將,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歷事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位皇帝,因其護國立下赫赫戰功,獲唐肅宗封為汾陽王,去世時獲朝廷贈太師官銜,諡號「忠武」。其子孫後代繁盛發展,「汾陽世家」至今遍及大江南北與海外。世界各地的郭氏族人,均在郭子儀誕辰當日舉行紀念儀式活動。
郭氏祭祖展現中華文化特色
在九龍舉行的郭氏祭祖,仍保留著多項古老的祭祀傳統,排場與儀式講究。
祖廳內的祖先牌位按照傳統的輩份,左右交替排列,始祖郭子儀的牌位以精美的潮州木雕製成,置於正中。祖先牌位上註明其官銜,祭場上擺放著各四對官銜燈與官銜牌,以示其顯赫官員身份。祖廳內佈置了大量的潮繡裝飾,均為早年郭氏族人在潮州訂製,帶來香港。祖廳的供桌上還擺滿了各類祭品和器物,別具傳統特色。
祭典按傳統在午時(上午十一時)開始。在祭典的過程中,郭氏子孫行三跪九叩禮,向祖先致以崇高敬意。儀式全程以潮州話誦讀祝文,保留潮汕文化。
古代祭祀之禮傳承至今
郭氏祭典中更保留了古代祭祀中的「少牢之禮」。據郭氏提供的資料稱,太牢與少牢之禮可追溯至商周時代,為祭祀儀式中的犧牲,在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被稱為牢,其規格按照祭祀者身份而有所不同。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豬)齊備,謂之「太牢」;諸侯祭祀只用羊、豕,缺牛,謂之「少牢」。
時至今日,少牢之禮後,祭祀用的羊、豬會在現場被宰割,讓參加典禮的賓客與族人購買。
郭氏族人致力傳承上千年中華傳統祭祀文化,至今仍以少牢之禮向祖宗致敬,在當代社會尤其鮮見難得。
祭祖用的供品亦會於祭典後供子孫認購,稱為「福品投緣」,由長老問杯決定,有緣的子孫投得供品。祭祖後還設有敬老聯歡聚餐和潮劇表演,一般會上演《天姬送子》、《吉祥喜慶》等劇目。
由香港郭汾陽崇德總會製作的《香港汾陽郭氏祭祖文化手冊》,詳細介紹了郭氏祭祖的習俗儀式和郭氏宗族的歷史。該會預告,明年的七十周年祭典會製作一本更詳細的手冊,讓公眾更了解郭氏祭祖的傳統,傳承中華文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