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華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唯一以中國傳統節氣而定的公眾假期。「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清明也不例外,氣候多雨,陰晴不定,倍添哀思。香港人一向重視清明祭祖,大批孝子賢孫扶老㩦幼,登山掃墓拜祭祖先,令各區墳場數日前已現人潮。新界地區祭祖更持續數周至一個月,延續華人傳統。

明天才是清明節正日,但不少市民提前於上周末祭祖,令各大墳場人頭湧湧。(宋碧龍/大紀元)
明天才是清明節正日,但不少市民提前於上周末祭祖,令各大墳場人頭湧湧。(宋碧龍/大紀元)

清明節又名寒食節,自古以來,寒食祭靈,清明掃墓,早在唐玄宗時定為國家節俗制度,「編入五禮」。白居易有詩《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至宋代,寒食清明,「太學」放假兩天,「武學」放假一天,師生為先人掃墓,以弘揚傳統美德。而在香港,早在1961英治時期已定為法定假期,方便華人祭祖感恩。

唐朝詩人杜牧《清明》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寄託對先人已逝的哀思。唯全球暖化之下,過往幾年香港清明天氣炎熱,所幸今年多雨,令大批孝子賢孫不用頭頂烈日祭拜祖先。

首重孝道 年輕人盼祭祖傳統延續

雖然今年4月5日才是清明節正日,但不少市民已提前於上周末祭祖,令各大墳場人頭湧湧,香港仔及荃灣墳場鄰近的道路,均實施封路措施。葵芳地鐵站通往荃灣墳場的九巴車站,更大排長龍。

26歲空姐何小姐(宋碧龍/大紀元)
26歲空姐何小姐(宋碧龍/大紀元)

26歲空姐何小姐稱,今年家族三房共五人都去拜祭祖先。她母女倆帶的祭品有飯、祭祀三寶,即鬆糕、紅包和煎堆,以及一些水果;其他親戚帶了燒肉、鮮花和一些祭祀用品,譬如衣紙和香燭。

她說清明拜山是家族傳統,每年清明和重陽春秋二祭,都是中國人傳統。古人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所以就要過來上山拜祖先。雖然她身居香港,但每三年都會回大陸拜祭祖父。

談到清明節的意義,何小姐認為,首先是孝順,要孝順長輩和先人,因為有他們才有她的父母,才有這麼龐大的家族;另外一個意義也很重要,就是能讓親人聚在一起,加深她們族群之間的感情。

她強調,清明習俗需要維持、傳承下去,「雖然很多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喜歡這些,覺得好像很老套,很傳統,但這個習俗可以令後人知道祖先做過甚麼,更加了解先人的工作,更加了解家族的每個人。在生的人也可藉此維繫感情。」

全家總動員 祭祖聯繫家族感情

參加祭祖的不少都是大家族,各房親戚全部到齊。65歲、從事機場後勤的吳先生家族來了二十多人,坐幾輛車上來,當中還有一家三口專程由澳門過來。

65 歲從事機場後勤的吳先生(宋碧龍/大紀元)
65 歲從事機場後勤的吳先生(宋碧龍/大紀元)

吳先生也贊同清明祭祖的傳統應該保存,「講句不吉利的,自己死了,都希望子孫來看看自己,代代流傳。如果個個都不願來,那些傳統就很容易消失了。」

他認為香港墳場的配套設施比大陸好,大陸有些山頭又高,又沒廁所和化寶盤,燒元寶的又怕惹火,就越來越少人去,傳統也難保存。相比之下,香港人祭祖就熱鬧多了,他們買齊啤酒汽水,當作旅行一樣,「熱鬧些,就多人來」。

39歲從事建築業的吳先生稱,帶的祭品通常都是先人喜歡的食物,一些特別的酒、運動飲品、雞、燒肉和水果等。他認為清明節的意義就是讓後人知道,你應該要有一份孝思,一份孝義,去懷緬和拜祭你的先人;此外也是家庭聚會,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

39 歲從事建築業的吳先生(宋碧龍/大紀元)
39 歲從事建築業的吳先生(宋碧龍/大紀元)

對於大陸此傳統漸漸失落,他認為與政治不無關係,「香港可以有自由做這些事,但有些地方不行,壓制得很厲害。」

「太公分豬肉」 專家:凝聚宗族

除了市區人清明到墳場、新界人上山墳祭祖外,新界客家人還保留「拜太公」的傳統,有的宗族甚至要提前數周甚至一個月舉行,分好幾次祭祖,場面相當宏大。沙田曾大屋還有拜「福德公」,也算是特色。

新界屯門陶氏家族(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後人)每年秋分祭拜祖先,保留拜神和吃盆菜習俗。圖為陶氏宗祠。(大紀元資料圖片)
新界屯門陶氏家族(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後人)每年秋分祭拜祖先,保留拜神和吃盆菜習俗。圖為陶氏宗祠。(大紀元資料圖片)

新界屯門陶氏家族(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後人)每年秋分祭拜祖先,保留拜神和吃盆菜習俗。圖為祭拜祖先儀式。(大紀元資料圖片)
新界屯門陶氏家族(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後人)每年秋分祭拜祖先,保留拜神和吃盆菜習俗。圖為祭拜祖先儀式。(大紀元資料圖片)

專研新界文化和傳統習俗的鄉議局研究中心主任薛浩然稱,香港是全球華人最重視清明祭祖的地區,尤以新界為甚。很多圍村人祭祖分好幾次,從拜開基祖開始,到拜太公(即祖先),再到拜自家的先人,時間長達數周;新界人祭祖時,除了帶備三牲祭品外,還會舉行獨有的「太公分豬肉」儀式,寓意「祖先賜食」。

圖為沙田曾大屋,是香港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其後人除祭祖外,還拜「福德公」。(大紀元資料圖片)
圖為沙田曾大屋,是香港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其後人除祭祖外,還拜「福德公」。(大紀元資料圖片)

相傳廣東人「太公分豬肉」是由一位清朝的大學士,告老歸田時帶回來的。因滿人喜食豬肉,人死後殺豬從葬;用上好無缺的肥豬做祭祀的犧牲,以示祭祀人的虔誠,於是祭祀神明用「福肉」這一風俗被帶了回來。因此太公分豬肉一般在春秋二祭的時候。

薛浩然稱,古時豬肉昂貴,故不少後人都盼望在祭祖時吃到豬肉,也是難得的美味。現今「太公分豬肉」雖然沒有以往矜貴,有的是現場煮食,有的則事後拿回家煮吃,但也是凝聚宗族的大事。

一些有錢的宗族,如新界最大的鄧氏,還會在祭祖時分錢,每人分500元,均由宗族祠堂分錢,故每次拜祭以千人計。「作為祖宗的餽贈,對於宗族的凝聚力,相當重要。」

感恩香港保留祭祖傳統 

圖為新界五大宗族之首的鄧氏家族,去年秋祭過千族人冒雨到荃灣祖墳祭祖。(大紀元資料圖片)
圖為新界五大宗族之首的鄧氏家族,去年秋祭過千族人冒雨到荃灣祖墳祭祖。(大紀元資料圖片)

香港清明節,早在1961年英國管治時期已定為法定假期,也是中港台三地中,最早定為法定假期的地區。薛浩然稱,因英國人承諾會保留香港傳統習俗,故祭祖傳統得以保留,非常感恩。而大陸山河變色,「共產黨來了之後,將神主牌燒了」,清明節的傳統習俗直到近年才得以恢復和重視。

不過,中共雖然聲稱要保留清明祭祖,但現代中國人對如何祭祖仍有不同的版本,網上甚至提倡「網絡祭祀」、「代客祭祀」等,聲稱可以節省時間。南京一公墓推出微信「代客掃墓」服務,逝者家屬還可通過「直播」全程觀看。

對此,薛浩然強調,祭祖傳統不能「變色」,基本精神要親臨,「一定要找祖先的墳墓去拜」。深層的意義在於慎終追遠,表現孝道,「中國人重視生死和傳承,如果沒有人祭拜,變成孤魂野鬼。祭祀的目的在於收族,讓族裏知道自己的血脈,令年輕一代明白祖先的恩德,延續孝道。同時也是凝聚宗族、凝聚國人的大事。」◇ 

薛浩然
薛浩然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