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都儘量呆在家裏,大公司也讓員工回家上班。可是人類是群居的,需要社交活動。關在家裏煩了,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朋友吧,對方是一位健康行業員工 — 某小姐,芳齡47歲。 「黎醫師救救我啊!」剛接通,她就喊了起來,我心裏一緊,別是得了新冠肺炎吧。 「黎醫師,我右邊臉劇痛,難以忍受。」我定了定神,回答到:「慢慢說!」這是發生在2020年4月中旬。
原來,近一個月前,工作緊張,壓力大,情緒不舒暢,晚間11、12時,突然右下頜、右顴骨部位疼痛劇烈,如電擊,火灼,陣陣劇痛,一分鐘疼一下,火辣辣的痛,右臉頰發熱,眉心痛,稍不嚴重時,需用手按著,壓著右臉睡覺,以減輕疼痛。最近一周加重。聽其症狀似三叉神經下兩支疼痛。
西醫對三叉神經痛的認識與治療
三叉神經痛是指在三叉神經分佈區的面部發作性的劇烈疼痛。其疼痛是世間第一痛,超過腎結石痛、婦女分娩。本症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比男略多,多為單側發病,右比左多。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西醫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硬化扭曲,可能會壓迫到三叉神經導致疼痛。腦部腫瘤促進血管增生壓迫到三叉神經,也可以產生疼痛。不過仍有些三叉神經痛找不到原因。
1.藥物治療 —「癲通錠」,是常見的抗癲癇藥物。癲癇跟三叉神經痛無關,但兩者同樣可能牽涉神經不正常放電,所以用抗癲癇藥物來穩定三叉神經。 七八成人有效。但藥物本身有副作用。
2.侵入性(開刀)治療 —
微血管減壓手術︰是一種開顱手術,從耳後、後顱窩處開洞進入,找到動脈壓迫三叉神經的地方,在動脈和神經間放一片墊片,吸收動脈跳動時的震動,讓三叉神經少受干擾。
高頻熱凝療法︰在局部麻醉或輕度鎮定下進行的微創手術,將極細的探針在X光透視下,找到引起疼痛的神經叢,用熱能及電流刺激它,減少神經活性,但可能復發,且可能有臉麻、咀嚼無力的副作用。
電腦刀︰用高劑量放射線燒灼三叉神經,降低敏感度。
西醫的結論:三叉神經痛可以藉藥物及手術減少發作頻率、減輕疼痛,但不容易完全治癒,可能不時還是會「電」一下,病人可能必須長期接受治療,並想辦法跟它共處。
治脊療法(從治頸椎病切入)
脊椎病因研究發現,三叉神經痛與頸椎退變、頸椎間關節錯位相關。三叉神經脊束核,由延髓(在顱內)至頸髓(在頸椎內),若受到頸椎病如骨關節錯位的直接刺激或缺血性損害(因椎動脈對脊髓、顱內供血不足) ,引發三叉神經過敏性表現,導致「三叉神經脊束核內神經元衝動突然爆發」(引自王江橋:《實用周圍神經學》)。
依據脊椎病因的說法,有耳部放血,以減壓;整脊;在頭部、頸部針灸,疏通血脈等方法。能夠減緩症狀。當病情較重,發作頻繁,疼痛劇烈時,減緩疼痛是最先治療應達到的效果。
李可老中醫的上病下治法
傳統中醫注重整體觀,將人體自身,以及人體與自然界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天人相應, 治病求本。我們回來再看看該病患的其他情況。
晨起口苦(火的味道),夜間口乾舌燥,半夜需要飲水(室溫)。白天喜熱飲。
由於疼痛,影響睡眠,無夜尿。
下牙齦部疼痛,影響進食,食量減少,吃的清淡,不感飢餓,人消瘦(瘦人多火)。
易怒,小便黃,最近量少。
怕冷,睡覺時膝蓋、雙腳冷。唇乾,嘴角爛,色紅。
月經量少,3天結束。西醫曾診斷貧血。
舌尖紅,舌體鬱紅偏暗(情緒抑鬱),少苔。
諸多上半身的火熱症狀,如右面部電擊,火灼似劇痛,右臉頰發熱,晨起口苦,口乾舌燥,嘴角爛、色紅, 易怒,眠差;同時又有下半身的虛寒症狀,如怕冷,睡覺時尤感膝蓋、雙腳冷。屬於腎陰陽虧於下,中醫認為腎為水火之臟,水火相抱,陰平陽密。此火為龍火,似龍潛於潭中。肝膽內具相火,於春天相應,故此火為雷火。當水淺(陰虛)或水寒(陽虛)龍火飛時,攜肝膽之雷火上燔。患者年近五旬,《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過四十,陰氣自半」,意思是我們體內的物質基礎減少了一半。 而她犯病在三月,時值春令,陽氣升發。龍雷之火不安於宅窟,循經上攻,上奔衝擊無制 。稍不嚴重時,需用手按著、壓著右臉,以減輕疼痛,說明是虛症,腎虧虛產生的虛火。
傳統文化認為人與宇宙大自然的天地陰陽相通。 《醫學源流論·陰陽升降論》曰:「人身象天地。天之陽藏於地之中者,謂之元陽。元陽之外護者,謂之浮陽,浮陽則與時升降。若人之陽氣,則藏於腎中,而四佈於周身,唯元陽則固守於中而不離其位。 」在一年二十四節氣中,陰陽二氣隨四季而升降浮沉、化生萬物。陽動陰靜,陽升陰長。在一年之中,春木主生,萬物以榮,是陽氣開始生發的時刻;夏火主長,陽氣生發到極點,萬物茂盛;秋金主收,天氣轉涼,秋高氣爽,陽氣開始斂降;冬水主藏,陽氣潛藏,萬物蟄伏,好多動物都冬眠;中土主化。生長收藏化,陰陽五行升降浮沉,和緩有序,相因而氣化有常。一日之中亦相應之,早為春,午為夏,傍晚為秋,夜為冬。人身陰陽之氣亦相應之,如肝應春之氣、腎應冬之氣等等。天地之陰陽,應像於人身,人身之陰陽,應像於天地。人身之陰陽一氣 ,也隨一年四季、一日晝夜,升降浮沉,在身體裏形成同樣的圓運動。這裏想說明的是龍雷之火的由來,龍雷之火均為相火,相火以位,越位則為邪火。
李可老中醫認為:「本病為臨床常見疑難病之一。各家多從風、寒、痰、火、瘀論治,或可見效於一時,後必復發。蓋本病正虛為本,病機在腎,當從腎論治。《素問五臟生成篇》曰: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
若因外感內傷,致水虧於下,則火失其制,古人喻為水淺不養龍,於是離位上奔;或腎水寒極,逼真火浮游於上,致成火不歸原之證。且肝腎同源,腎水既虧,肝失滋榮,肝中所寄雷火,勢必隨腎中龍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勢,而見種種上熱見證,如頭痛、頭暈,牙痛、齒浮,鼻衄、齒衄,目赤如鳩,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鳴如潮、口舌生瘡、咽痛如火灼等。
病機既明,當用甚者從之之法。水虧者,以引火湯壯水斂火,導龍歸海;水寒者,以引火湯加油桂1.5 克,飯丸先吞,溫臟斂陽,引火歸原。若誤以實火正治,苦寒直折,釜底抽薪諸法,非但不能癒疾,反致變生不測。
此病隨陰陽盛衰之年節律、日節律演變,天人相應現象最著,如冬至陽生則病,春令陽升轉重,夏至陰生漸緩,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緩,入夜自癒。 」外在的陰氣平衡了體內的陰虧。
而該患者是夜間(晚11、12時)痛甚,說明她不僅陰虛,而且陽虛,腎水淺且寒。因為晚11、12時陰氣最重,體內的弱陽不勝陰寒。
以李老方法引火湯加味合油桂1.5 克,處方。
第二次聯繫她是 4月22日。
服第一診方藥後,有很大改善。未服藥前, 右顴骨是抽痛劇烈,右下頜熱痛、辣痛,犯時每分鐘一次。服藥後,抽痛每日1、2次,疼痛度餘40%,多發生在晚12時左右,中午12時,也有發生,(陰陽都虛)。疼痛時稍微按揉可減緩、消失。總體來說,白天疼痛較少。有紮針風池穴瀉法,有止痛。
晨起不再口乾口苦,整日不會口乾舌燥,喜熱飲。
小便不黃,正常。
睡覺時膝蓋、雙腳冷已癒。不怕冷熱。
很好睡,愛睡覺。
唇乾,嘴角爛,色紅已癒。
此次月經量、時間都正常。
不太出汗,易疲勞,工作時精神尚可,下班後感覺疲勞,腰刺痛,頸椎疼,休息後可改善。周日休息時,喜整日睡覺,可以不吃飯。明顯的陽虛症狀。
第一診治療效果顯著,說明相火離位改善,腎陰陽有補益。壯水斂火、導龍歸海方向是對的。
按上思路持續治療後,約兩周時間,一次劇痛(正邪相搏)之後,至今沒有再犯。當然還需繼續觀察。
李老治此類病患「約在百人之數,悉屬腎陰下虧,龍雷火之上奔。無一例外。」並有病人追蹤十年未復發。雖然中醫講究辯治論治,但同一症候的比例如此之高,也很說明問題。@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