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上班族女性長時間久坐辦公室,每天到了下午小腿就開始發脹,痠軟無力,按壓小腿前側會出現凹陷水腫,到了排卵期或是月經來臨前,下腹部明顯有腸胃脹氣的情況,而且長期有便秘的困擾,大約4~5天才上1次廁所。
在某次健康檢查發現,她的下腹部竟然存在著1粒10厘米的子宮肌瘤,平日除了下腹脹、便秘與容易水腫之外,其餘無任何不適症狀。婦產科醫生建議她進行開刀,但她對於開刀有莫名的恐懼,隨即轉診至中醫科就診。
中醫生研判她最大的問題在於長期便秘,便秘容易導致骨盆腔氣滯血瘀體質,這種體質是子宮肌瘤容易好發的體質;隨即以電針與針上艾灸,再配合中藥調理,並給予進行日常生活作息的衛教,請她嚴格遵循。目前便秘與下肢易水腫的症狀明顯改善,而子宮肌瘤縮小為8厘米,精神體力也比以前更好。
改善子宮肌瘤體質 從通暢著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生周宗翰說,影響子宮肌瘤長大的因素非常多,很多人不知道便秘也可能是子宮肌瘤長大的隱形幫凶,其關鍵在於長期便秘產生的毒素,加上排便不順暢導致腹壓變大,就更容易引起下肢水腫與頻尿;如果再加上經常久坐、缺乏運動,就是典型會出現氣滯血瘀的體質。
此種疾病傾向大多具有明顯的「不通暢」特徵,當骨盆腔與腹腔循環出現障礙,就成為許多疾病的發病基礎。臨床上發現,罹患子宮肌瘤的婦女也常見有便秘困擾,因此要改善子宮肌瘤體質就應從通暢著手。
腸胃與婦科疾病之關聯
周宗翰表示,其實要改善便秘很簡單,但是要治癒便秘則是非常困難的事,可不是簡單服用緩瀉劑就可以治癒。當患者長期服用軟便劑,反而會使便秘的體質更趨於嚴重,因為只要一停藥,排便就絕對不通暢。有一些女性甚至一出生就開始有便秘問題,在生產完後便秘症狀更為嚴重;氣滯血瘀會影響骨盆腔循環,往往就會有發生子宮肌瘤的可能。要治療子宮肌瘤,首重改善與調整子宮的環境,其中溫通腸胃與子宮絕對是重要關鍵。
中醫認為腸胃屬於中焦、婦科疾病屬於下焦,可說明2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在中醫理論中,脾胃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氣機升降樞紐,脾胃不僅能生化氣血,脾又能統血,與婦科關係密切,而且在女性非常重要的4個時期「經、孕、產、乳」,都是以血為用。
便秘誘發子宮肌瘤的機轉
周宗翰提出,若脾土虛衰,不能生血統血,則經、孕、產、乳諸疾均可發生,長期便秘導致體內毒素無法順利排出體外,長久下來體內廢物、毒素越積越多,會卡在身體的淋巴系統,阻礙身體氣血的前進,也使子宮產生氣滯血瘀的情況,誘發子宮肌瘤的可能。
中醫治療婦科疾病常以調理脾胃為主,所謂的脾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統血」,統是統治、控制的意思,脾虛則統血無權,脾無法有效管理血液在身體裏面的分佈狀況。
子宮肌瘤患者經常伴隨著月經過多、崩漏、頻尿等情況,首先就要看看是否存在脾虛的問題。最常使用的方劑就是歸脾湯,這也是藉由調理脾胃來改善月經問題很有效的方劑,也可治療脾虛型便秘,改善腸胃蠕動不良的症狀。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
周宗翰指出,便秘引起的子宮肌瘤通常歸類於瘀證,抑制子宮肌瘤常用攻衝破結的蟲類中藥如虻蟲、水蛭、土鱉蟲等;科學中藥方劑則用桃仁承氣湯,對於此類患者有較佳的改善便秘效果。但一切還是要以醫生辨證論治為主,切勿自行服用。
周宗翰補充說,除了使用中藥與科學中藥方劑治療之外,平時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也可採用下述的2個外治方法。
1.扣背俞穴
人體的背後脊椎兩旁旁開1.5寸位置分佈著許多穴道,中醫稱為「背俞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是人的體表與內在臟腑溝通的管道,五臟六腑之氣均藉由背俞穴轉輸到體表,輕叩背俞穴可調理臟腑氣機,氣機調順可改善便秘的症狀。
2.推摩腹部
人體的腹部包含許多穴道,尤其是脾、胃與腎經穴位大多集中在腹部,經常利用精油推一推腹部,是有效的保養方式。如果有便秘可以順時針按揉,從肚臍以下沿著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以ㄇ字型深按推摩,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穩定腸胃機能,有效降低子宮肌瘤的發生率。◇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