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176個地市中有102個城市的財政收入下降;52家中國上市銀行上半年淨利潤降逾9%;截至9月22日收盤,A股市場上共有280隻股股價跌破淨資產,佔A股公司的比例達7.29%;其中,近七成銀行股破淨。美國智囊發表報告警告,北京當局面臨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嚴峻挑戰。
52家中國上市銀行上半年淨利潤降逾9%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資誠(PwC)9月23日在北京發佈一份報告,針對中國52家A股和H股上市銀行的2020半年報進行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全球疫情爆發及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52家上市銀行實現淨利潤人民幣9,010.5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9.05%,為史上首次出現整體性的負成長。
這52家樣本銀行相當於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和淨利潤的82.60%和87.80%。
資誠中國北區金融業主管合夥人朱宇在記者會上表示,受疫情影響,大部份上市銀行的不良率都顯著上升,未來的資產品質壓力依然較大。
在資產品質方面,52家上市銀行不良額和逾期額較去年底分別增加了10.19%和4.50%,至1.74兆元和1.91兆元。此外,2020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的貸款及債券投資收益率也下降,整體淨息差和淨利差縮小。
資誠中國大陸金融業合夥人張紅蕾指出,在監管單位延期還本付息的政策要求下,延後了部份風險的暴露速度,預計未來商業銀行逾期放款率仍會節節高昇。
280隻股破淨 近七成銀行股破淨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9月22日收盤,A股市場上共有280隻股股價跌破淨資產,即通常所說的市淨率小於1,佔A股公司的比例達7.29%。
市場中破淨股數量與行情走勢往往呈正相關,股市低迷時破淨股數量逐漸增多。縱觀以往幾次重要歷史底部,最近的一次滬指2638點時破淨股數量有66隻,滬指1664點時破淨股有173隻。
按申萬所屬一級行業劃分,房地產股是破淨高發地,共有38隻個股上榜,破淨股數量最多,交通運輸、採掘分別有29隻、28隻個股上榜,數量位居第2、第3。從行業佔比來看,銀行、鋼鐵、採掘等行業破淨率佔比相對較高,其中,銀行股共有25隻破淨,佔該行業上市公司的比例達69.44%,板塊內市淨率最低的是華夏銀行,市淨率為0.46倍;鋼鐵行業破淨率為44.12%,板塊內市淨率最低的是河鋼股份,市淨率為0.48倍。
估值來看,破淨股中動態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128隻,估值較低的有民生銀行、北京銀行、江蘇銀行等,動態市盈率分別為4.17倍、4.39倍、4.51倍。市場表現方面,今年以來破淨股平均下跌6.33%,股價表現較弱的有ST八菱、*ST宜生、*ST勤上等,今年以來分別下跌63.43%、60.61%、59.08%,股價漲幅較多的有供銷大集、世茂股份、ST海馬等,累計漲幅分別為53.97%、53.91%、49.21%。
102個地市財政收入下降 財政赤字率遠超安全防線
大陸媒體第一財經9月20日報道,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176個地市中,有102個城市的財政收入下降,佔比近六成。
其中,有20個城市下滑幅度超過10%,如年初疫情中心的襄陽、十堰、荊州和武漢財政收入下降幅度最大,襄陽下降了47.2%、十堰下降了36.3%,武漢市下降了30.5%。
除了湖北的幾個城市,包括:大連、哈爾濱受疫情的影響也較大。哈爾濱1至7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0.7%。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認為,目前地方賣地呈現「冰火兩重天」,一些地方為了彌補收入減少,加快賣地,賣地收入呈現大幅增長。另一些欠發達地區則樓市冷清,土地並不好賣。
今年4月,中共官方公佈第1季度GDP同比下滑6.8%,總額20.65萬億元,而同期全國公共預算赤字規模9,300億元。以此推算財政赤字率約4.5%,創歷史新高,且遠高過3%的安全防線。
若計入全國政府性基金赤字7,100億元(收入1.26萬億減支出1.97萬億),赤字規模合計達1.64萬億,則當季財政赤字率逼近8%。數額超過2019年全年2.76萬億赤字的一半。而且,中共特有的特別國債和地方專項債都未納入財政赤字範疇。
美國智囊報告:中國金融體系存在內部風險
9月22日,美國智囊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發佈《中國經濟風險矩陣》研究報告表示,病毒大流行期間,中國經濟體現出鮮明特徵:高度的政府控制,直接的信貸流動。但是,這些因素也為中國的金融體系帶來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嚴峻挑戰。
《中國經濟風險矩陣》報告分析,雖然中國經濟正從疫情影響中重振,但如今中國銀行體系內緩慢增長的信貸風險正在加速暴露中國金融體系的漏洞。中國的金融體系極易受到房價下跌,貸款和企業債券違約,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狀況趨緊以及資本外流等威脅,同時也給穩定人民幣匯率極大壓力。但是,很難確定這些中期漏洞甚麼時候會加劇短期金融壓力,以及這種壓力將在甚麼時候達到當局無法應對的程度。
報告作者之一,中國商業和經濟研究中心學者洛根萊特(Logan Wright)表示,在北京當局信譽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持續增長的金融壓力更可能對穩定產生重大威脅。他認為,當北京政策的可信度下跌並且對資產的隱性擔保能力受到質疑時,中國的金融體系將變得最脆弱。
報告認為,中國金融體系的發展和發展速度超過了監管者的管理能力。領導層管理金融壓力的基本方法、金融技術專家可以使用的政策工具,都尚未趕上中國金融體系本身日益複雜的狀況。隨著金融體系內部威脅的激增,北京當局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影響的方法和槓桿需要進行更為仔細的審查。@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