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文筆優美、見解深刻,多次向文帝上書,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裏,提出獨到的見解。但晁錯強行變更制度的主張,違反了漢初「無為而治」的策略,加上他性格強硬而剛愎自用,他的主張遭到了諸大功臣的反對,漢文帝也很少將這些主張付諸實施。公元前157年,文帝駕崩,太子繼位,作為太子老師的晁錯,是否就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呢?

◎景帝即位 重用晁錯

文帝駕崩之後,漢景帝即位,開始大力提拔自己身邊的人,陶青被提拔為御史大夫,相當於司法部的部長;晁錯被提拔為內史,相當於首都的市長,正部級官員。當年凡是給文帝提的建議,文帝沒採納的,如今晁錯一股腦兒端給了景帝,景帝也是真聽話,晁錯提出甚麼建議他都採納,結果惹怒了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給景帝提的建議,景帝都不採納,所以申屠嘉非常生氣,就想找機會整一整晁錯。申屠嘉也不是壞人,他是「門不受私謁」的,就是說你有甚麼私事找他的話,他不在家裏面見你,有公事的話到辦公室談。

一次申屠嘉在街上遇到袁盎,袁盎要跟他說話,申屠嘉沒理他過去了。於是袁盎到申屠嘉的府上去拜會他。申屠嘉出來之後問他,有甚麼事嗎?如果你要是公事的話呢,就到辦公室去談,如果要是私事的話呢,我這裏不談私事。當然袁盎找他也不是因為甚麼私事,他是想建議申屠嘉虛心地聽取各方的意見,所以這個人也是一心為公的。

有一次,申屠嘉抓住了晁錯的一個把柄。晁錯每次上班的時候需要繞過太上皇宗廟的一段圍牆,很不方便,於是他把中間擋路的那個牆打了一個洞,這樣的話他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申屠嘉一看好機會,馬上決定第二天去彈劾晁錯,竟敢把太上皇的宗廟打一個洞,治他一個大不敬的罪,這可是殺頭的罪名。結果申屠嘉這個打算不知怎麼傳到晁錯的耳朵裏。晁錯連夜進宮去見景帝自首,說自己做了件不合適的事情。景帝說,沒問題,明天上朝的時候我幫你擺平。

第二天,申屠嘉向景帝彙報這件事。景帝說,這個事朕知道了,那個牆是祭廟的外牆,這個地方是專門安置閒散官員的,沒甚麼大不了的,打個窟窿沒有甚麼關係,而且景帝還說了一句話,他說這件事情是朕讓他做的。申屠嘉趕緊向景帝道歉,要不然等於說景帝大不敬了。回家之後申屠嘉氣得吐血而死。這個時候,申屠嘉的歲數已經很大了,他當年是跟著高祖打天下的。我們在有關楚漢戰爭的記載中,看不到任何關於申屠嘉的記錄,他當時是一名弓箭手。這樣一個大功臣都搞不定晁錯,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晁錯那個時候肯定是滿臉得意。

申屠嘉死後,漢景帝提拔御史大夫陶青當了丞相,把晁錯提拔為御史大夫,相當於副總理兼監察部部長,這樣晁錯從一個省部級官員變成了副國級的官員。

◎晁錯諫言 景帝削藩

晁錯在漢文帝當政的時候,就建議削減吳王劉濞的封地,但是文帝一直不採納,到了景帝的時候,景帝就採納了。景帝為甚麼要採納晁錯的這個建議呢?可能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劉濞生有反相。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造反,殺死了劉邦所封的荊王劉賈。劉邦親征平息叛亂以後,把荊國改稱為吳國,並想派一個年輕的人到吳國做吳王,他就選了自己二哥劉仲的兒子劉濞。吳王獲封之後要去謝恩,謝恩之後一抬頭,劉邦一看劉濞,馬上就後悔了。《史記‧吳王劉濞列傳》記載,劉邦講了這樣一句話,「若狀有反相」,他說我看你這個人的樣子,將來是要造反的呀。但是劉邦是皇帝,君無戲言,不能反悔了。劉邦撫著劉濞的後背說,大漢建立50年之後,東南方會有人造反,這個人不會是你吧?劉濞說,臣不敢。劉邦說,天下已經都是姓劉的了,咱們都是一家人哪,你可千萬不要造反啊。不久之後,劉邦就駕崩了。

公元前206年,劉邦被封為漢王,經過四年多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1年劉邦稱帝。劉濞造反是公元前154年,基本上就是相差50年。這個事情司馬遷都寫到《史記‧吳王劉濞列傳》裏了,那司馬遷都知道的事,景帝在司馬遷的前面肯定也是知道的。這是漢景帝對劉濞不放心的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景帝和吳王劉濞有私人恩怨。劉濞是劉邦哥哥的兒子,是漢文帝劉恆的堂兄。漢文帝登基後,劉濞派他的世子,就是要繼承他吳王位置的兒子,到都城來朝見漢文帝。漢文帝那時候事兒挺多,就安排他和自己的兒子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一塊兒玩。玩著玩著,兩個人不知道甚麼原因吵了起來,兩個人好像是在下棋,太子劉啟一生氣,就抓起棋盤扔過去,砸到了吳王世子的頭上,結果把吳王世子給砸死了。

漢文帝命人把屍體送回到吳國安葬。當時吳王劉濞特別生氣,把屍體又給送回去,說在哪打死就在哪安葬。然後吳王劉濞對漢文帝說,我從此以後不來朝見了。過去諸侯王,每年到了過年的時候,都要來朝見皇上,漢文帝按照當時的法律,可以治吳王的罪,但是被人勸住了,所以漢文帝就賜了吳王一個手杖,意思是兄弟你年紀大了,不來就不來吧,這個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漢景帝跟吳王劉濞之間等於有殺子之仇,所以漢景帝對吳王劉濞不放心也是很自然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劉濞的勢力實在是太強了。漢文帝的時候,朝廷允許民間私人鑄錢。那時候使用的是銅錢,吳國的境內有銅山,可以直接開採銅礦鑄錢。再一個吳國的位置是在今天的江蘇和山東一帶靠海,可以煮海為鹽,那時候鹽是很值錢的東西,其利通行天下,所以吳國非常有錢。有錢到甚麼程度?吳王劉濞是不收稅的,就是吳國的老百姓不需要交稅。甚麼地方的人犯了罪,只要往吳國一跑,朝廷就無可奈何,它的勢力非常強大。吳國當時占了50多個城,地盤大,國家也富裕,而且有很多亡命之徒都跑到吳國去。

當時關中地區在朝廷控制之下,基本上一出了函谷關就都是諸侯王的地盤。諸侯王的地盤,超過朝廷兩倍都不止。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害怕諸侯王造反,諸侯王害怕皇帝找他們的麻煩,就是賈誼所說的上下相疑之勢。

出於這幾個原因,晁錯一上「削藩策」,景帝就批准了。但是削藩並不是從吳國開始削起,而是先從一些相對強大但又不如吳國強大的諸侯國開始的。景帝首先就找到了楚王劉戊的毛病。甚麼毛病呢?公元前155年,薄太皇太后駕崩,楚王劉戊被發現在服喪期間和女人一塊兒鬼混,這個是可以殺頭的罪名,景帝沒有殺他的頭,而是削去他一個郡的土地。後來又找到趙王遂的毛病,又削他一個郡。這樣削來削去,吳王劉濞就開始警覺了。那麼吳王又是如何反應的呢?請看下一章《七國之亂》。◇(待續)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https://xtfy.ntdtv.com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https://xtfy.ntdtv.com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