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針對武漢肺炎疫情召開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佈台灣國內並無新增確診個案,目前15名案例已康復出院,但國際間情況非常緊張,有高達94個國家發現確診案例,並有持續擴張的可能。

陳時中建議民眾若非必要,儘量避免在國際間移動,未來也會持續因應疫情,對這些區域進行警示升級,請民眾持續關心。陳時中也強調,台灣確診數目前在國際間排第30名,顯露台灣是相對安全的地方,民眾沒有必要前往更危險的區域。

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從中國大陸擴展到歐美,持續延燒,除了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場所外,要如何提升自體免疫力抵抗病毒呢?

預防武漢肺炎先顧好「這個器官」

雖然目前針對武漢肺炎,各國都積極開發疫苗及新藥,但在還未上市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曾指出,「目前使用支持性療法,讓這些患者在急性期的時候能夠撐過去,只要『免疫力』上來後慢慢就會恢復。」中醫師陳潮宗也表示,當免疫充足時,疾病就不會出現。

要如何提升自體免疫力抵抗病毒呢?

「最關鍵的防禦,跟體內第二個大腦——腸道有很大的關聯!」千禧之愛基金會營養師陳扆洵指出。她表示,腸道中好、壞菌叢的平衡,會透過各種生理機轉影響大腦,「接著左右你的情緒、食慾,還有免疫系統,又稱為第二個大腦。」

陳扆洵解釋,腸道擁有全身70%的免疫細胞,以及快速生長、抵禦外敵的腸黏膜,因此腸道也稱作人體第二大免疫器官,「能像掃把一樣將廢物掃出體外,扮演著僅次於皮膚的免疫關卡。」她表示,若腸黏膜因營養不足而萎縮,不僅無法順利排除廢物,也如同大門敞開,讓外敵入侵引起感染或敗血癥,因此顧好腸道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

營養師:吃對四大「防疫食物」提升免疫力

那麼生活中該如何具體實踐,以提升免疫力呢?陳扆洵認為吃對「防疫食物」就能顧好腸道、穩固免疫力,包括:

1. 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陳扆洵建議每個人、每餐要吃「1掌心」大的優質蛋白(約2份蛋白質)。依照不同來源可以選擇,豆類:熟黃豆(黑豆)4湯匙、(黑)豆漿500 c.c.等植物性來源;海鮮類:1/3尾鯖魚或秋刀魚、草蝦6尾;一顆水煮蛋(荷包蛋、蒸蛋或茶碗蒸);2兩的雞(或豬、牛肉),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2. 多攝取鋅離子、多醣體

有助黏膜細胞分裂、再生的鋅離子,主要存在於肉與海鮮、貝類、南瓜籽、黑芝麻等。陳扆洵表示吃足蛋白質來源,鋅就不容易缺乏。「多醣體(Polysaccharide)則為單糖組成的巨大醣分子,與啟動體內免疫淋巴細胞活性、活化免疫細胞有關,菇類(香菇、洋菇、猴頭菇、木耳等)中可吃到較多的多醣體。」

3. 足夠維他命A、B群、C能助黏膜組織完整性

除了腸黏膜,呼吸道黏膜也與氣管發炎、肺炎、感冒症狀有關。陳扆洵指出,這類維他命多存在蔬菜、水果中,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取4碟青菜、3顆拳頭大的水果;同時吃足夠的膳食纖維也能有效保護黏膜組織。

4. 七色植化素抗發炎、自由基

植化素又稱為「21世紀的第七營養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活化免疫機能、調節人體免疫力的好處。紅、橙、黃、綠、紫、黑、白色的食物各有特定的植化素,陳扆洵也建議每天「紅番茄(茄紅素)、橙(類紅蘿蔔素)、黃甜椒(葉黃素)、深綠蔬菜(葉綠素))、茄子(多酚)、雲耳(花青素)、筊白筍、洋蔥(槲皮素)」7個顏色都吃到,抗氧化、抗發炎效果會高。

陳扆洵表示,除了以上這4項提升免疫力的好食,優酪乳、乳酪等發酵食物也是補充好菌、提升免疫的好方法;「同時多補充水份、做足運動、睡足7~8小時、多洗手、減少觸摸眼、口、鼻,便可擁有平衡又可抵抗侵襲的免疫力。」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再次提醒民眾,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戴上口罩立即就醫;若症狀持續,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類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以及時診斷通報隔離採檢。◇

——轉自希望之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