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直覺得和某人有距離感且無法縮短距離的話,試著思考自己的言語中是否經常包含「為甚麼」這個單字吧!
我們對於「為甚麼」這個單字需要格外小心謹慎,關係在說出「為甚麼」的那一刻就會變冷淡,說話時若是以「為甚麼」開頭,看起來就像是對他人的想法表現距離感一樣。假設你是研究A專門領域的學者,不斷地針對A詢問「為甚麼」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為甚麼」開頭的疑問會提供探索的機會。
但若是「為甚麼」的對象是眼前的人物,你那以「為甚麼」開頭的疑問,會讓人有在指責對方錯誤的感覺,對方理所當然會對你採取防禦姿態。為了維持好的關係、適當的距離,和他人交談時,把「為甚麼」這個單字從對話中刪除,會是不錯的方法。
如果能以「你是因為甚麼事而生氣的呢?」「看來似乎有事讓你覺得不開心」等委婉的方式,縮短和對方之間的距離會更好。反之,有許多人無法隨心所欲使用「為甚麼」提出疑問,這也是令人相當惋惜的一件事。我無意間得知一個故事,因為婆媳之間的糾紛,媳婦連續兩年間都不曾踏進婆家。婆婆希望媳婦扮演好「媳婦角色」,而媳婦反抗導致不合,糾紛從媳婦不讓婆婆見心愛的孫子而達到最高峰。媳婦將此一過程拍成紀錄片,看完這部電影產生共鳴的許多女性都紛紛讚不絕口,媳婦在接受媒體訪談中說:「婆家的長輩們都沒有問我為甚麼會這麼生氣?只說身為媳婦怎麼能頂撞長輩呢?只是一味地強調長幼之間的階級關係而已。」(摘自二○一八年一月二十五日的《中央日報》)
前面談到,提出疑問時,不要總是說「為甚麼」,而說「是因為甚麼」或「怎麼一回事」,不過,訪談中的媳婦抵制以「怎麼」開頭的提問方式,而是期待以「為甚麼」開頭的提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怎麼」的提問方式用錯了!
「身為媳婦怎麼能頂撞長輩呢?」是一個已經包含判斷的疑問句,這樣的疑問無法讓對方感受到關心。使用「是不是發生甚麼事了?」「你在想些甚麼呢?」之類的說話方式,靜靜地接近對方應該會是更有效果的提問方式吧?而且竟然沒有人問「為甚麼她會這麼生氣?」我們的對話環境似乎連提問的方法都不太清楚,真是令人感到遺憾。
通過這些事例,重新思考一下關係的距離,如果婆婆和媳婦都把彼此視為獨立個體且謹慎對待的話,就算有不開心的時候,只要持續努力就一定能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在縮短距離之前,只要思考能讓彼此都感到舒適的適當距離,大概就不會發生奶奶連續兩年都見不到孫子的悲劇吧!結婚是價值觀完全不同的兩人互相妥協配合的過程,在此一過程中介入的關係者們,必須互相認同和對方之間的適當距離,並且配合此一適當的距離行動。
懂得適當縮短距離的人,不會隨便說出「為甚麼?」,他們就算想說「為甚麼當時你這麼早說要回家呢?」的情況下也會是說:「當時發生了甚麼事吧?是不需要我擔心的事情吧?」反而是用為對方設想的言語縮短距離。
倘若一直覺得和某人有距離感且無法縮短距離的話,試著思考自己的言語中是否經常包含「為甚麼」這個單字吧!希望各位能學會使用以「怎麼」或是「甚麼」為出發點的提問方式。前提是保留了對方的判斷且思考雙方距離的觀點,若是對於他人的共鳴不包含距離感,很容易就會淪落為虛偽的共鳴與毫無意義的干涉。希望我們都不會成為破壞關係距離且讓他人感到痛苦的當事者。
(本文摘自《保持距離又不失禮的人際應對術》,采實文化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