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很不安

「三菱商事、哈佛MBA、36歲成為Sanrio董事」,如果有人看見這樣的履歷,八成會認為我的人生一帆風順、萬事稱心如意吧!

事實並非如此。我考大學時曾經落榜,也曾遭遇工作上的挫敗、人際關係障礙、與渴望的工作失之交臂……不斷遇見低潮。

但我把不順遂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堅信「在惶恐不安之中求生存,才能磨練出強勁的韌性」。

舉例來說,當你和其他人「唔夾」時,首先必須了解「唔夾是正常的」,因為人際關係不可能一開始就圓滿協調。

坦然接受「唔夾」的現實,再思考「如何改善」,才能一點一滴逐步化解僵局。

不管是目前所任職的公司,還是自己的人生,誰都無法預測將來會發生甚麼變化。「對未來感到不安」是人之常情,即使一生看似功成名就,不安的感覺也絕對不會消失。

董事長曾問我:「你知道董事長的工作是甚麼嗎?」他自問自答:「公司經營順利的話,吃胃藥時想的是『還有哪些地方有待加強』;公司營運不佳時,吃胃藥時就會思考『該如何改善公司現況』,這就是董事長的工作。」

總歸一句話,「安居之地」並不存在。雖然拚命努力工作可以讓生活稍微穩定,卻不可能達到「對一切感到心滿意足,沒有任何煩憂」的境界。

要注意的是,即使有這種想法,或是對未來感到徬徨,都沒有必要因此否定自我。

重點在於,要從「不管怎麼做都無法預測未來,也無法消除看不見未來所帶來的焦慮」的角度,去思考「既然如此,該怎麼做才能減輕憂慮、向前邁進」。

進一步說,正是因為感到不安,人們才會成長。處在安逸的環境裏,多少會有些驕傲,也難以激發成長所需的動力。

以不安做為能量,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成長的幅度將令人刮目相看。

不管多忙 都不要輕易拒絕他人

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前陣子,客戶公司的一位年輕女職員B小姐來找我討論:「現在的公司無法讓我做想做的事,正考慮換工作,能不能請您提供一點建議?」

不只是B小姐,我也常接到「有事與您討論」「請您聽聽我的想法」「需要您的建議」等五花八門的請托。

只要能力所及,我盡量不拒絕這些請托。

於是,我對B小姐說:「找個午餐時間,邊吃邊談吧!」利用短暫的空檔,指點她如何撰寫履歷。

明明忙得不可開交,為甚麼我還願意接受請托?主要的原因有兩項。

第一,想在工作上獲得不凡的成就,一定要借重他人的協助。

我年輕時所負責的工作還不像今天這麼複雜,所以曾經很自滿地以為「我一個人就能全部搞定」,做起事來橫衝直撞。

隨著工作牽涉的範圍越來越廣,參與的員工和合作公司也不斷增加,甚至還有跨國計劃,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結合其他人和團隊,通力合作。

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要一起共事的拍檔會是誰,也許曾是敵對公司的員工,也可能是私底下認識的人。因此,無論是公司內外的人,都要當成「未來可能的拍檔」來看待。

關於B小姐,我曾在客戶公司裏看到她工作的模樣,也認為她是位優秀的人才。將來的某一天,說不定我們會有機會一起合作,到時候也許就能看到她經過不同職場歷練、不斷累積經驗展現出來的成果呢!

其他人或許覺得我多管閒事,但我打從心底期待B小姐能不斷成長進步,也希望藉著午餐時間提供她一些建議,所以沒有拒絕這項請求。

第二,透過別人的請托,不但有機會和許多人溝通,也能為自己帶來正面影響。

舉個例子,建議別人如何寫履歷前,必須將自己腦中有關「撰寫履歷的技巧」整理一遍,再把這些想法化為言語;而指導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能發掘新觀念。

只看眼前短暫的好處來決定要不要幫忙,既無法製造與其他人相遇、溝通的機會,也難以讓自己從中激發出創意。像這樣,不斷增加對話或行動,只要累積的時間夠久,一定可以為自己的成長帶來幫助。

被繁重的工作追著跑、忙得不可開交時,如果還有人拜託:「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時間?」不知道各位會怎麼回應呢?

是覺得「麻煩死了,對我又沒有好處」呢?還是會盡量找出空檔,回答對方:「好啊!午餐時間方便嗎?」第二種回覆將會大幅拓展你的人際網絡喔!

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只要願意多說一句「有甚麼問題,隨時都可找我討論」,就可以種下善緣的種子。

影印時 順便看一下文件內容

圖片來源:Fotolia
圖片來源:Fotolia

職場上的雜務繁多,如影印文件、製作圖文並茂的簡報等。真的又多又瑣碎。但如果小看了這些雜務,不懂得利用它們當成學習和進步的機會,你的職業生涯 就很難有甚麼進展。

無論多麼不起眼的瑣事,都是為了成就最終目的所必備的小螺絲。

當主管要求部屬繪製簡報圖表時,大部分的人都只會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地完成任務。

如果能換個角度思考:為甚麼需要這些圖表?該怎麼把它們運用在簡報裏?該怎麼呈現簡報的整體架構?簡報的目的又是甚麼?

如此一來,製作圖表時的心態就會截然不同。比起盲目聽從上級指示,不如主動探討「該怎麼呈現過去十年的數據變化」或「如何跟其它公司的產品做比較」。這種經過深思熟慮的簡報內容,也才更具說服力。

就算都有拚命做好工作的敬業精神,但「盡快按照指示把圖表做好的人」和「了解簡報的最終目的,仔細思考圖表意義的人」相比之下,兩者的表現卻是天差地遠。

說到影印文件,乍看之下是再簡單不過的小事,背後的目的卻很值得大家探究。

一定是某個單位需要相同的文件,才有必要影印;叫新人去影印文件,表示即使被別人看見文件內容也沒關係。影印文件時,如果能留意「這份文件的主旨是甚麼」「是誰寫的」,就能更了解公司的發展走向。

每個人進入職場工作,都會懷著「希望成為幹練的上班族」「想挑戰國外業務」等各種目標或動力。

表面上,影印文件和繪製圖表這類「小事」跟自己的目標似乎沒有直接關連,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沒有價值的打雜。

事實上,無論多小的事,都是為了確保公司朝長遠目標邁進的重要環節之一。心高氣傲地想著「我才不想淪為公司裏的小齒輪」,而對此不屑一顧的人,根本無法理解「只要缺少一個零件,整部機器就會瓦解崩壞」的道理。

所謂的公司,本來就是由每位員工一點一滴合作累積出來的,每個零件的運作,都會對整體成效造成莫大影響。

千萬不要輕視任何工作或職務,想要不斷進步,成為精英上班族,就要養成隨時思考「這項任務的最終目的是甚麼?」「為了達成目標,我能付出哪些貢獻?」的習慣。

——摘自《成就不凡的人,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做了甚麼?》究竟出版社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