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調解員Teresa Frisbie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在衝突局勢下,人們的身體常常會做出反應,就像受到捕食者威脅一樣。實際上,人們可能在政治、菜餚或是喜歡的電影上存在分歧,這些衝突會使人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甚至可以感覺到腎上腺素的波動。混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早期的歷史,當時危險來自多個方面。然而,隨著人類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多面性,在日常生活中發生衝突時,人們仍然經常會非常自然的做出戰鬥、逃跑或凍結反應。 

Frisbie表示,大腦感知社交威脅的方式與感知物理威脅的方式類似。因此,每當人們瀏覽新聞,或看Facebook或Twitter提要時,如若遇到有人表達的意見挑戰到自己的身份和世界觀,就可能會感到強烈的社交威脅。一種反應可能是完全不理那些辯論,以免情緒激動,大發脾氣。這可能有助於降低血壓,但也可能阻礙我們理解其它觀點。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種不同的方法,稱為「自我疏離」,可以幫助人們在發生衝突和分歧時保持冷靜。「自我疏遠」實際上並不是鼓勵人們與自己的對手保持一定距離,而是與自己本身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

「自我疏離」理論是讓人們退後一步,採用更獨立、更廣闊的視野,這可能會幫助人們「看到」不僅有他們自己的觀點,而且還有其它觀點存在,從而可以使人們認識到自己理解的局限性。(Shutterstock)
「自我疏離」理論是讓人們退後一步,採用更獨立、更廣闊的視野,這可能會幫助人們「看到」不僅有他們自己的觀點,而且還有其它觀點存在,從而可以使人們認識到自己理解的局限性。(Shutterstock)

「自我疏離」可助解決挑戰

它工作的主要技巧包括:將對情況的看法從第一人稱轉移到第二或第三人稱。例如,如果名字叫Bob,那麼可以問「為甚麼Bob有這種感覺?」而不是問「我為甚麼會有這種感覺?」。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但研究表明,它可以幫助有效地調節情緒,並幫助人們在充滿挑戰的情況下保持冷靜。這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通常能夠更好地向朋友和同事提供建議,以更平靜的情緒狀態和與問題的距離,使人能夠以一種在私人情況下通常無法做到的方式來推理事物。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幫助人們積極、建設性地應對感知到的威脅和憂慮。

Loyola University'法學院爭端解決計劃主任Frisbie說,「自我疏離」的第一個分支就是讓自己平靜下來。反過來可以幫助對手安定下來,這可以為解決衝突打開方便之門。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心理學家Ethan Kross研究了自我疏離對推理、態度和行為的影響,並發現這三個方面可以通過鼓勵個人在問題中保持心理距離來增強。

在最初於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Kross和共同研究者Igor Grossman以大蕭條為背景,研究了自我疏離是否可以提高面臨嚴重就業市場的大學畢業生和應屆畢業生的推理能力。他們專門挑選了在畢業後未能獲得工作的高年級學生和應屆畢業生,並詢問他們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他們的未來職業。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花幾分鍾思考當前的經濟氣候將如何影響您個人」,然後被要求從「沉浸式視角」(想像事件發生在您自己的眼前一樣)或者從「遠距離的角度看」(想像事件正在發生,就像自己是遙遠的觀察者一樣)。

此外,Kross和Grossman還進行了第二項研究。在2008年總統大選之前的三周內,研究人員要求那些被確定為自由派或保守派的參與者思考,如果他們不認可的候選人獲勝,未來四年內各種國內外問題將如何解決?無論是「遠程視角」還是「沉浸式視角」。

研究發現,使用「遠程視角」的參與者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推理,他們也不太強烈地贊同自己的政治觀點。「遠程視角」的參與者還簽署了加入兩黨政治團體的協議,其參加率要高於「沉浸式視角」參與者。這表明,「遠程視角」可能是避免政治兩極分化的有力工具。

「自我疏離」 有助更明智的推理

Kross表示,在應對情緒激動的情況時,人們傾向於退回默認值:戰鬥、逃跑或靜止,僅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更難以產生同理心。 因此,「自我疏離」理論是讓人們退後一步,採用更獨立、更廣闊的視野,這可能會幫助人們「看到」不僅有他們自己的觀點,而且還有其它觀點存在,從而可以使人們認識到自己理解的侷限性。正如Kross的研究表明的那樣,這樣做可以幫助人們進行更明智的推理,從而可以減少焦慮和悲觀情緒。

Frisbie強調說,所有人都可以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練習「自我疏離」。在與其他人進行口頭對話時,不必在第三人稱中提及自己,改變內心獨白的觀點足以練習這項技能。「自我疏離」聽起來很怪異,然而正如Frisbie指出的:「它是看不見的,沒人會聽到你在以第三人稱來談論自己」。

因此,如果在激烈的政治辯論中,有人告訴您,您是一個無情的保守派或懶惰的自由主義者,請稍等片刻,然後再作出回應。通過自我調節來重新適應情況,給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可以嘗試用「Bob問自己,Bob應該如何回應剛才他說的話」的方式,而不是問自己「我應該如何回應?」這會使你身體平靜,以更明智、更有效圓滿的方式做出回應。◇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