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你的熱情」是很糟糕的建議。這是我研究「甚麼讓人樂於工作?」這個基本問題一年後得出的結論。我從這份研究中獲得的兩個觀念,都與「追隨熱情」相反。
◆第一,在工作前就懷抱熱情的人很少。因此,要求他們「追隨自己的熱情」只會造成焦慮與失敗。
◆第二,雖然對特定主題深感興趣,但數十年的職涯滿意度研究告訴我們,工作要變成愛好,原本就有的興趣遠遠不夠。
舉例來說,許多充滿熱情的烘焙師父被經營麵包店的壓力壓垮,也有很多充滿熱情的業餘攝影師記錄了一場又一場冗長的婚禮後,失去對攝影的興趣。
如果想保持對工作的熱情,除了想辦法找出基因中與生俱來的召喚,還需要更成熟的策略。我想探討其中的一項策略,這項策略在我研究成功人士的人生時經常出現。
我們就以一位知名作家為本文的個案研究對象。
故事
環境記者比爾麥奇本( Bill McKibben)1989年出版《自然的終結》( The End of Nature)後聲名大噪,此書也是第一批與氣候變遷有關的熱門著作之一。麥奇本後來繼續寫了十多本書,成為重要的環保人士。如果你聽過麥奇本的演講,或看過他的訪談,就能明顯看出他對工作的熱情。可是,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們可以從他進哈佛唸大學,為校刊《哈佛克里姆森報》( Harvard Crimson)開始撰文時講起。他畢業時已是校刊編輯,《紐約客》雜誌的編輯威廉蕭恩(William Shawn)因此注意到他。蕭恩邀請剛畢業的麥奇本撰寫《城中話題》專欄,這個專欄是雜誌的重點專欄。
1987年,在《紐約客》工作五年後,麥奇本辭去工作,搬到阿第倫達克山脈的小屋中,隱居野外,寫下《自然的終結》,立刻成為環境新聞學的經典著作,為他現在充滿熱情的人生打下基礎。
關鍵重點
麥奇本的故事凸顯兩項重點,而我的研究也證實,如果想了解人們如何打造自己熱愛的工作生活,這兩點是關鍵重點。
重點一
工作內容沒你想像的重要
麥奇本走上他熱愛的作家之路。不過,深入了解他之後,我認為,如果抱持同樣的熱情,他還有很多不同的職業可以選擇。
對麥奇本來說,真正重要的似乎是自主權(例如:可以自己決定工作內容、在甚麼時間工作、住在哪裏),以及能否影響這個世界。所以,只要能讓他擁有自主權、能夠影響世界,就能激發他的熱情。舉例來說,你可以想像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中,麥奇本還是一樣快樂地領導著重要的非營利教育組織,或成為備受尊敬的社會學教授。
熱愛自己工作的人常出現這種情況。他們的滿足感不是來自於工作內容,而是因為工作獲得的重要生活型態。這些型態因人而異,舉例來說,有些人渴望獲得尊重,成為重要角色;有些人渴望的是能彈性安排時間,工作單純,但重點是,這些特點比特定的職位籠統。
要打造一項事業,該問的不是「我對甚麼樣的工作有熱情」,而是「哪種工作方式和生活型態可以讓我有熱情」。
重點二
先有能力, 再有熱情。
麥奇本一直到非常擅長寫作後,才能夠擁有工作的自主權和影響力。舉例來說,他剛到哈佛時,報道能力還不太優秀。他早期的報道顯露出菜鳥記者過度誇大的毛病,例如,他1979年報道美國職籃塞爾提克隊開幕戰時,把體育場館形容成「老舊的地下墓穴」,又把退休球員的制服號碼說成是「從天窗懸掛下來的一連串聖人名單,只能從球員曾經穿在身上的鮮綠色球衣號碼來分辨。」
最讓麥奇本的同事印象深刻的並非他的寫作天份,而是他為了精進寫作能力不屈不撓地努力。
《克里姆森報》曾經有個傳說,麥奇本某天參加劍橋市議會會議,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已很晚,只剩三十五分鐘就要交出隔天的報道。他和其他記者以一瓶蘇格蘭威士忌打賭,賭他能不能在截稿時間前完成三篇報道。結果他贏了。
麥奇本在大學校刊寫了四百多篇報道,在每年發行四十七期的《紐約客》寫了五年的文章。在他邁向有自主權、可發揮影響力的人生、創造重要成就、寫出《自然的終結》之前,他已經培養了相當深厚的專業能力來支持自己的轉變。如果他火候不到就想成為全職作家,絕對會失敗。
熱愛工作的人身上經常看到這種模式。就如重點一所述,只要工作能讓你擁有你想追求的生活型態,就會變得很有吸引力。不過,這些生活型態稀有又珍貴,舉例來說,不會有人因為你真的很想要,就願意給你很多的自主權或影響力。基礎經濟學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的東西稀有又珍貴,你也要以稀有又珍貴的東西來交換,而在職場上,你可以提供的就是能力。這也是為甚麼總是要先有計劃地培養能力,才會有熱情。
總結
現在,讓我們後退一步,重新整理一下。對工作抱持熱情是個頗為合理的目標。可是,追隨熱情(只因為本來對工作內容有熱情就選擇這項工作)並非達到目標的好策略。
這項策略假設的是你對一個現有的工作原本就懷抱熱情,而且對工作有強烈興趣,並且因此足以長久對工作感到滿足。這些假設都有瑕疵。
麥奇本的故事反而凸顯了另一種更高明的方式──可以培養熱情。這個方式很多人用過,而且最後都達到令人激賞的成就。這讓我們知道,我們應該有計劃地培養稀有珍貴的技能。只要能吸引市場的注意,就能把這些技能當作槓桿,將生涯導向讓我們產生共鳴的生活型態(擁有自主權、彈性、發揮影響力、有所成長等等)。
比起選擇完美的工作、立刻並能長久享受工作的喜悅,這個策略沒有那麼誘人。可是,這項策略獨到的優點就是的確有效。
換句話說:不必追隨熱情,而是該培養熱情。
摘自《管理你的每個潛能》 圓神出版社提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