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一提起清明節,就聯想到冷冰冰的墳墓,其實在中國古代,清明節不但要祭拜先人,慎終追遠,還會欣賞春天、快樂地遊玩。古人認為,只要按照祖先的教導敬天信神、做個好人,老天爺就會保佑好人,自己有了神佛和祖先的庇護,自然可過上快樂的生活。
由於從小的灌輸,很多人以為古人都生活在「貧窮苦難的舊社會」,其實這是中共製造的謊言。中國在5000年的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全世界最富裕、最幸福的國家,只有最後這200年才落後了,因為西方有了外來的科技。
《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由於有閏年之分,清明一般在陽曆的4月5日或前後1日。清明有三大徵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思是: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彩虹出現在雨後的天空。清明時節的花信風為:「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清明節與寒食節 介子推 改火制
民俗學家普遍認為,清明節來源於寒食節。在夏朝前五百多年黃帝時代即有「寒食節」。相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周禮記載的「司炬氏」就是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民眾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以免發生火災,後來為徹底防範火災,演變為禁火一個月,這期間三餐食物都為乾糧冷食,故稱為「寒食節」。
另外,在民間流傳著介子推的傳說,認為這是寒食節的由來。故事發生在二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
公元前655年,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父王寵妃驪姬的迫害而背井離鄉,踏上流亡之路,歷十九年,備受艱苦。在衛地一處杳無人煙的地方重耳絕糧,命若懸絲。隨臣們找不到一星半點的食物,這時候,介子推端來一碗肉湯給公子喝下,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性命得保。事後,重耳方知是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湯救了自己。
重耳很感動,說日後定要報答,公元前636年,重耳入主晉國,即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歸國即位後,大賞群臣,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認為重耳復國是天意,不願「貪天之功以為己力」,於是背老母到山西的綿山隱居。當晉文公想起去找介子推時,介子推不肯相見。
晉文公聽信大臣建議,放火燒山以逼介子推母子出來。火熄後,才發現母子相倚死在一株大柳樹下。晉文公追悔莫及、然而無力回天,於是將介子推安葬在介公嶺上,並下令介子推身亡之日為寒食節,民間寒食一月,不得舉火。每逢寒食節,天下禁火,吃涼食以寄哀思。
每逢寒食節,百姓都登上綿山進行祭拜,並成為風俗。後來該節日慢慢推而廣之,演變成為祭祀自家祖先的活動。至曹操榮登魏王寶座後,將寒食節改為三日,而清明節就是寒食節的最後一天。
據文獻記載,寒食節要將正在用的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這一滅一取構成了唐代的改火活動。清明那天皇帝會「賜新火」。據《輦下歲時記》載:「至清明,尚食內園宮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絹三匹,金碗一口。」皇帝則將鑽取的新火分賜給諸位臣工。
寒食墓祭在初唐時期已在民間盛行,並在唐玄宗時被編入《大唐開元禮》,成為國家禮制的一部份。至少在中唐時期,墓祭時給死者送紙錢也已蔚然成風,所以著名詩人張籍才有「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
到了宋朝,朝廷不再強調禁火的習俗,「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所取代,而寒食節的習俗也被「過繼」到清明節,包括:拜掃、祭祖、郊遊、蹴鞠(踢球)、踏青、鞦韆、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賦詩、賞花等十餘種活動。
回顧下古人過清明節的活動,他們對先賢的敬意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躍然紙上,他們那份安居樂業的閒情逸致與詩情畫意,是忙碌操勞的現代人無法品味的人生佳境。
掃墓祭祖: 「培墓」、「掛紙」
寒食、清明掃墓的民俗在唐代時已經相傳成俗,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寒食民俗的上墳祭掃列入禮典,允許士庶和王公以下官員行一樣的上墓拜掃禮,以展子孫孝思。
上墓奠祭準備祖先生前愛吃的食物,祭拜後哀泣辭別,可在看不到祖先墳墓的地方食用祭品餘饌,不可作樂,表示孝子之情。從唐以來,每年到了這時,全家上墳掃墓成了家族重要行事。
後來清明節掃墓祭祖演變為兩種儀式,一是「培墓」;一是「掛紙」。「培墓」也又叫上墳、墓祭、祭掃,包含修墓培土和祭拜,並且用銀硃重描墓碑上模糊不清的字體。除了富有家第,培土整修不是年年做。培墓的人家要準備一對「子孫燈」,祭拜時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清明上墳祭祖,還有一種年年「掛紙」的做法,就是「壓紙」,也叫「掛墓」、「掛錢」,意思是替祖先「蓋厝瓦」修房子,表示這個墳有後嗣祭奠,不是無主的孤墳。掛紙是將三色或五色墓紙二、三張作一疊,用小石頭或磚塊分壓在墳上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土地神)上,或是半埋入土裏。培墓或掛紙之後,接著在墓前舉行祭拜,祭奠后土(土地神)和祖靈。
踏青春遊 攤販雜耍歌舞成市
清明節又是「踏青節」,是個春遊的好時日。清明節到郊外上墳掃墓祭祖,這時春天過了半了,天清地明,春光明媚,萬物欣欣向榮,所以古來在清明節就結合了踏青春遊的習俗,不僅是大人、孩童、男子,連平日難得邁出門的婦女都能穿上新鞋履踏青草,探春、尋春。
官員士子庶人都出郊省墳,有的在郊外奇花異木園圃中設宴,所以慎終追遠的清明節,也充滿了青春明媚、輕鬆遊憩的氣息。
唐代時,在寒食、清明、上巳的好春時節踏青成風尚,「上巳接寒食,鶯花寥落晨。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唐•唐彥謙《上巳》。按:「火雨」指舉新火的清明節下的雨。)
《東京夢華錄》記載了盛況,清明節開始連三日城市人家皆出城上墳。北宋人掃墓兼春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擺起宴席般羅列杯盤、互相勸酬喝將起來,配著棗、炊餅、雞鴨肉卵,各種點心、名花、異果。同時,「北宋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載歌載舞,還有山亭裏扮戲的,活力肆放,到了暮色四合才踏上歸途。
南宋一代偏安江南,掃墓時節踏青春遊如舞春風,南宋風土志《乾淳歲時記》和《武林舊事》都有記載清明:「尋芳討勝極意縱遊,隨處各有買賣趕趁等人,蓋輦下驕民無日不在春風歌舞中。」
宋代以下的各代也一樣有清明節踏青的習俗。有詩為證:「柳色滿河堤,春沙不作泥。家家踏青去,處處聽鶯啼。」(元代吳當);「處處踏青寒食雨,家家送紙北邙墳。」(明代區越);「佳節又清明,風日初晴。桃花露重柳煙輕。聽喚踏青時候也。」(清代楊逢春)。
戶外掃墓、踏青嬉春時,遊人如潮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攤販覓商機的,西湖畔攤販雜耍歌舞伎班聚集成市,吃喝玩樂應有盡有,盡在春風中。
明代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就詳細記載清明節時,兩山連亙西湖波間的南宋都城,都人春遊嬉耍、活力飆放的盛況。清明日山間傾城車馬,西湖上畫舫隨波、日暮忘返。
南宋一代西湖掃墓時節,攤販聚集西湖成集市,熱鬧情景不亞於今日。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當時景況:「是日傾城上塚,……蘇堤一帶,桃柳印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撤沙、吞刀、吐火、躍圈、觔斗、舞盤、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而外方優妓、歌吹、覓錢者,接踵承應。又有綵妝傀儡、蓮船、戰馬、錫笙、鼗鼓、瑣碎戲具,以誘悅童曹者,在在成市。」
這樣的盛況,連當今一般的歡慶節市都趕不上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