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後到來的是「清明」[1],此時清淨明潔之氣象,瀰布天地間,萬物欣欣向榮。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黃曆三月節,同時又是節日──清明節。古來,掃墓就是清明節的一件重要行事,同時,清明節若逢連假,人們也多計劃著在這天地氣氛清新潔淨的假期裏出遊踏青,舒展身心,共度春光。回顧古時,對比今昔,古今的人們在清明時節,竟有許多相同的情境,相同的過法!

我們來探索一下:
清明節的日期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間變動呢?
在這美好的清明時節,古代的清明節也放連假嗎?作甚麼活動呢?

清明節的日期為何變動

清明節是節氣「清明」之日,也是從仲春跨入季春(春天第三個月)的指標。清明是哪一天呢?《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加十五日,斗(北斗七星之柄)「指乙(方位),則清明風至(為清明)」。甚麼時候在地球上看到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之柄指向這個方位,和地球的公轉周期相連繫。聯繫

因為地球繞日的公轉回歸年周期並不是年曆上的365天,而是365.2422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從而在曆書中設置了「閏日」來因應,四年一閏,這一來會使節氣的日期產生變動。所以清明的日期,就和其節氣一樣,也不是固定的,可能變動的跨度在四月4─6日之間。我們看到了,2023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而2024年清明節則是4月4日,就是因此而來的。

古代在清明節上墳掃墓也放連假嗎?

在清明節上墳掃墓體現中華民族儒家的孝道思想。古代中國民間在上巳[2]、寒食、清明節上墳掃墓的都有,地方風俗不盡相同。在宋代之前,多在上巳和寒食節掃墓,而清明和寒食節日期很接近,到了宋代,掃墓日期也向清明移動。

漢代時,民間在寒食日禁煙不舉火只吃冷食,以紀念春秋時代晉國忠臣介子推(?—公元前636年)。

千古清明念一人  忠臣介子推

介子推是春秋時代隨侍晉公子重耳流亡國外十九年的五個重臣之一。後來,重耳最後得以復歸母國被立為國君──晉文公。傳說中,在流亡途中迷路,重耳差點餓死,介子推慨然割股奉君盡丹心。介子推知天命,他認為「公子重耳將登王位是天意」,於是在歸國途中渡河時,他就神隱了,並不想受封得賞。介子推的母親也非常讚賞兒子的選擇,於是隨兒子入了棉山隱居。(參見《史記‧晉世家》)

晉文公封賞亡者和舊臣。那時介子推不在朝廷中,也沒有得到封賞。介子推的從人為子推抱屈觸動了晉文公,於是文公環封綿山作為介推田,又將綿山改稱為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以記自己的過失,也用來表彰忠臣介子推。但是,介子推還是避不相見。晉文公聽了臣下的意見令人火燒綿山,想藉此讓介子推重出江湖。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卻沒有現身,卻與母親相倚燒死在一株大柳樹下。

漢代民間紀念淡泊明志、捨生取義的介子推,就在他死去的這天起禁煙火,持續一個月冷食,也會在這一天上墳為祖先掃墓,成了寒食的由來。

到了唐代,民間百姓在寒食節上墳拜掃,代代相傳,儼然成俗,唐代張籍《北邙行》記載沿途所見:「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但是,直到開元二十年(西元732年),僅僅是民間相傳的民俗,還不是正式禮制。開元二十年四月,唐玄宗鼓勵百姓展孝思,允許民間於寒食節時上墓拜掃盡孝思,並將寒食上墳墓拜掃之禮編入五禮之一,成為常式。禮節規定,上墳墓拜掃的百姓可在墳塋南門外奠祭食物,但不得作樂,祭拜完畢,哭泣辭別祖先之墓,才可在看不到祖墳的地方吃奠祭的祭品。[3]

宋代的寒食清明連假

寒食節是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氣則是冬至後一百零六日或零七日,即寒食的次日或次二日。宋代時清明節的改變比較大,本文就來談談宋代的情況。宋代的寒食不僅一日,包含清明,成了連續節假,《東京夢華錄》記載「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寒食連清明都是北宋都人出城上墳拜掃的日子,「自此(寒食)三日,皆出城上墳,但一百(零)五日最盛」;清明節成了人們拜掃新墳的日子,「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賣紙馬、紙錢的店舖都當街用紙錢疊成紙樓閣,城外四野人多得像市場。

紙馬店。圖為張擇端畫《清明上河圖》局部放大。(公有領域)
紙馬店。圖為張擇端畫《清明上河圖》局部放大。(公有領域)

從宋代以來,清明節和掃墓祭祖的習俗相連。到了清代時「清明即寒食」了(《燕京歲時記》)。

宋代人過寒食清明節盛況空前,節日中,街坊市場上賣稠餳(濃稠麥芽甜湯)、麥糕、乳酪、乳餅等節日食品,這是古代寒食冷食的麥酪、杏仁酪的變化版。按隋代《玉燭寶典》、晉代《鄴中記‧附錄》記載,當時人的寒食節冷食三天,都作大麥粥或糯米麥酪、杏仁酪,另外會淋上一點麥芽糖來食用。

宋代人在寒食、清明節期間出城的,到了黃昏,夕陽西下御柳斜才返家,有的甚至乘著明月照梨花,才醉酒歸來。各路禁衛軍,也都各成隊伍,跨馬作樂四出,謂之「摔腳」,可謂軍民同樂。

清明節的來由與演變充滿了歷史故事和民俗;對節氣的觀察與訂定,則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高度。黃曆季春三月節,天地清明、忠臣清明,天地人都圍繞了「清明」之氣,豐富多彩,譜寫出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生命神采!

註:

[1]《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2]上巳:在漢代以前以黃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以後,將三月三日固定為上巳。《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宋書‧禮志二》引《韓詩》:「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這「招魂續魄」的風俗,和上墳拜掃緊密相繫。

[3]宋初王溥(922─982年)的《唐會要‧卷廿三》記載了開元二〇年(732年)的敕令將寒食上墓正式編入禮典:「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唐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點閱【二十四節氣】系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