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找醫生開藥方。(臺灣美濃白玉蘿蔔股東會提供)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找醫生開藥方。(臺灣美濃白玉蘿蔔股東會提供)
相關文章

記得過去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找醫生開藥方。」 為何中國民間流傳這樣令人不解的俗語,此話真的起作用嗎? 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俗語,體現著很深的養生之道。記得過去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找醫生開藥方。」誰也無法去考證此話究竟從何而來,又流傳了幾千年,但是人們都不自覺地認同這樣的說法,雖說有點誇張,還難以理解:冬天這麼冷,正應該吃薑才對啊!為何反倒要吃蘿蔔,夏天這麼熱,還要吃薑,怪辣的,吃得直出汗,會不會搞錯了。 

為何中國民間流傳這樣令人不解的俗語,此話真的起作用嗎?

有些人夏天吃海鮮水產、喝冷飲或吃雪糕,特別容易拉肚子,但是冬天卻不會,而且,老百姓也常說夏天不宜進補,冬天進補最有效。

中國的古書《紅樓夢》裏描述:賈母反對吃太多的螃蟹,林黛玉身體很虛弱,大家盡情吃螃蟹的時候,她從來不敢放縱自己,只稍微吃一點,還得配上幾口比較烈性的熱酒。

中醫醫理的鼻祖來自《黃帝內經》,講的是陰陽五行一定層次的宇宙運行道理與人體的關係。我們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也就是說,我們民族的文化,基本上是從炎帝、黃帝,尤其是黃帝之後,系統地傳承下來的。而黃帝,史書記載,他是修道的,最後以天龍接他白日飛升登天成神的形式離開人世。他給人留下的《黃帝內經》具有很深的修煉思想,超越人的認識。

《黃帝內經》成為了歷代中醫遵循的醫學理論,其經絡與穴位的準確描述,以及通過經絡穴位來調整陰陽五行五臟六腑平衡的醫理,非常令人吃驚,而這一切,又非人眼所能看到,顯得非常深奧。

因為,道家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縮影,宇宙具有怎樣的體系和運行原理,那麼人體也是同理。因此,中醫的醫學原理,是站在一個宏觀的宇宙觀,講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體對四季、早晚的變化與宇宙如何協調一致,如何順應陰陽五行在人體經絡、五臟六腑的運行,這些認識,就成了中醫最本質的養生與病理根據。

比如西醫認為,因病菌進入人體,才造成人的生病,於是西醫治病重在殺死病菌,西醫的養生觀念也在於如何防止病菌進入人的體內。而中醫講的養生是人眼看不到的陰陽五行變化規律,只要身體五臟六腑的運作符合自然界的運行變化,讓自己身體這個小宇宙與天道運行一致不亂,經脈通暢不堵塞,五臟六腑各行其道,相互扶持平衡,那麼身體這個完美的系統,就能使百病不侵,自身就能讓病菌找不到可以攻入的漏洞。因為,身體沒有一個地方適合病菌的生長。

中醫治病就是讓身體的五臟六腑處於這種陰陽五行平衡不亂的狀態,也就可以獲得像自然界一樣循環不息、生機勃勃的健康狀態。那麼根據這個原理,就明白民間流傳的俗語,究竟反映甚麼樣的道理,為何能代代相傳了。

儘管陰陽五行的運行規律看不見、摸不著,古人卻知道人體想健康,就要按時作息,符合天道的運行。古人把一年四季分為春、夏、秋、冬,認為,夏天屬陽,五行屬火,地上的陽氣升騰到極盛的狀態,人體的陽氣也都升浮於表面,要把熱火散發出去,毛孔是張開的,適宜流汗排熱。那麼,人體當中,管吸收消化的腸道,也就是肚子部位,最為陰冷。因此夏天肚子最怕著涼,再熱也要蓋上毛巾睡覺,否則最易感冒。很多人冬天不感冒,夏天反倒受涼了,原因就在這裏。如果這時,你吃大量海鮮,海鮮大多屬陰寒之物,再來一杯冷飲,那麼,陰寒加陰寒,再進到夏天陰寒的肚子,不造成腹瀉那才叫奇怪了。

因此古人早就懂得四季的養身之道,所以夏天不吃油膩寒冷冰涼的食物,吃了海鮮或水產,比如林黛玉吃了陰寒的螃蟹,必定喝下與螃蟹陰陽平衡的熱酒來中和,才不至於出大毛病。

這樣一來,「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找醫生開藥方」的道理也就恍然大悟了:夏天吃薑反倒可以中和過於陰冷的腸肚,達到平衡的效果。當然冬天的道理也是一樣,只不過陰陽屬性正好相反,冬天屬陰,皮毛收斂,用於保溫,陽氣反倒收進體內,因此肚子是熱的。這時要補身體,反倒最合適,食慾也好,腸胃陽氣十足,消化功能也變得最好。這時吃點涼的東西,也不容易拉肚子,原因都在這裏。

其實中醫的醫理非常地博大精深,這只是對陰陽醫理的粗淺認識,還有五行與陰陽密不可分的奧妙。雖然不可能人人學醫,不過,了解一點古代的文化,都會深感受益匪淺、奧妙無窮。◇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