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腹瀉、便秘或交替腹瀉與便秘是大腸激躁症(腸躁症)的症狀。馥芊中醫診所院長李嘉菱醫師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說,通過對症的食療與芳療,有助患者改善症狀。

腸躁症的診斷和分類

李嘉菱表示,腸躁症主要由症狀決定。她引用美國腸胃科學會的診斷標準(Rome IV criteria)指,在過去3個月內,如果每星期至少有1天反覆出現腹部疼痛,而類似狀況在至少半年前首次出現;再加上出現以下2種或以上病徵,便屬於患上大腸激躁症:

1、排便相關的腹痛

2、排便頻率改變

3、排便形狀改變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於2022年表示,高達約一至兩成人口患有大腸激躁症,但有一半患者從來沒有求醫,而女性患者人數更是男性的兩倍。

美國腸胃科學會把大腸激躁症分成4種類型

1、便秘型腸躁症:以便秘為主,超過25%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1或2,即硬狀或塊狀;少於25%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6或7,即鬆散或水樣。

2、腹瀉型腸躁症:以腹瀉為主,超過25%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6或7,即鬆散或水樣;少於25%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1或2,即硬狀或塊狀。

3、混合型腸躁症:便秘與腹瀉交替,超過25%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1或2,即硬狀或塊狀;超過25%排便為「布里斯托糞便」類型6或7,即鬆散或水樣。

4、未分類型腸躁症:符合大腸激躁症診斷標準,但排便習慣無法準確分為上述3組的其中一組的,同時很少出現腹瀉和便秘。

研究發現,腸躁症患者常合併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炎性腸道疾病、胃食道逆流及頭痛、子宮內膜異位等其它合併疼痛。

腸躁症與大腸癌的關係

一項在2015年發表的研究追蹤了39,384名40歲或以上的台灣人,其中有23%患有腸躁症。結果顯示,在長達10年的追蹤期間,腸躁症人士患上大腸腺瘤的機會率比非腸躁症人士高,前者為30.6%,後者為21.9%;而腸躁症人士患上大腸直腸癌的機會率同樣比非腸躁症人士高,前者為14.3%,後者為9.2%。

因此,李嘉菱建議,符合以下9種情況的人士應儘快安排大腸鏡檢查,以釐清病因:

1.    50歲以上,從未接受大腸癌篩檢

2.    短期排便習慣明顯改變

3.    血便或瀝青便

4.    半夜睡眠痛瀉

5.    體重快速下降

6.    大腸癌或發炎性大腸疾病的家族史

7.    摸到腫塊或淋巴結

8.    貧血

9.    糞便潛血

腸躁症的原因

美國國家糖尿病與消化和腎臟疾病研究所表示,腸躁症等功能性胃腸道疾病是大腦和腸道協同工作的問題,可能是由一系列問題導致的,例如壓力或創傷經歷,情緒失調、細菌感染、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以及食物過敏,而基因也可能導致一些人更有可能患腸躁症。

而在中醫看來,腸躁症可能反映了身體能量不平衡。李嘉菱表示,有一位患者5天大便一次。患者表示,從學生時代就容易緊張、常常憋便,大便濕黏,吃了軟便劑、益生菌、蔬菜水果效果都不好,吃中藥大黃之後症狀加劇。她採用168斷食,不吃早餐。醫生發現,她的兩脅非常緊——脅肋是肝臟能量(肝經絡)循行的地方。經過進一步診斷,醫生發現她有肝經絡能量不足的問題,中醫稱為「肝陰血虛」,因此造成自律神經失調並影響到腸胃。對於這類患者,建議規律地吃早餐補充營養,也可以補充枸杞、當歸等中藥材。

腸躁症飲食

至於腸躁症患者適合甚麼樣的飲食,李嘉菱提到,一種幫助患者避免刺激腸道的方法是「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這種飲食方法提倡減少食用富含乳糖、寡糖、多元醇等的飲食。研究發現,這種飲食方法有助改善腹脹、腹痛等症狀。

此外,對於麩質過敏人士,建議攝取稻米、玉米或無麩質麵粉。

各型腸躁症食療

除了避免引發腸躁症的食物,李嘉菱更建議患者通過中醫食療調理體質,以下的食療可以舒緩情緒壓力,而壓力是觸發腸躁症的一個因素。

1、百合萱草排骨湯

依照喜好取適量鮮百合、萱草(即金針花)與排骨共同燉煮。李嘉菱強調,百合的安神效用非常好。另有研究發現,百合擁有保護神經、抗氧化、抗發炎等功用。

(健康1+1)
(健康1+1)

2、甘麥大棗飲

炙甘草9克,小麥30克,紅棗10枚。先將小麥洗淨,去浮末,取清水約800毫升煮上述3味藥,小火慢熬,煮沸後煎至400毫升左右,去渣,代茶飲用,最後可吃掉紅棗。

(健康1+1)
(健康1+1)

李嘉菱說,這個飲品非常適合憂鬱、心情低落、焦慮的情況下飲用。

3、花草茶系列:玫瑰花、茉莉花、薰衣草、合歡花、檸檬馬鞭草、香蜂草。

4、水果茶系列:佛手柑、陳皮、柚子茶。

(健康1+1)
(健康1+1)

便秘型腸躁症食療

1、富含膠質的食物:番薯葉、皇宮菜、雲耳、雪耳、秋葵、海藻、海帶、昆布、海參、雞爪等。

2、堅果種子類:胡桃、芝麻、杏仁、松子、火龍果、洋車前子等。

3、蜂蜜決明子茶:決明子10克 ,用開水沖泡去渣,加入適量蜂蜜後代茶飲用。

4、首烏蓯蓉飲:何首烏15克 ,肉蓯蓉15克 ,煎煮後代茶飲用。

腹瀉型腸躁症食療

1、四神湯

四神湯的食材包括茯苓、淮山、蓮子、芡實。動物實驗發現,淮山改善腹瀉的原理包括增加腸道益生菌。

2、薏仁水

研究發現,薏仁能夠改善胃腸功能、還有抗腫瘤的作用。

治療腸躁症3穴位

(健康1+1)
(健康1+1)

李嘉菱說,中醫除了藥物以外,還會使用針灸,常用的穴位包括脾俞(BL 20)、中脘(RN 12)、足三里(ST 36),副作用較少。有研究發現,針灸相關穴位能刺激調節腹瀉型腸躁症的腦部功能機制,改善症狀。

芳療舒緩情緒

有芳療師執照的李嘉菱也擅長通過搭配精油,幫助患者改善症狀。對於腸躁症患者,佛手柑精油是首選,對各類腸躁症都適用。有研究證實,佛手柑精油能緩解腸道痙攣。

至於腹瀉型腸躁症患者,她推薦廣藿香,對於久瀉患者可以搭配佛手柑與真正薰衣草。她提醒,如果便秘患者使用廣藿香會加劇症狀。對於便秘患者,推薦使用真正薰衣草。@

(健康1+1)
(健康1+1)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