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整理房間常常是親子關係衝突的來源。父母如能一步步協助孩子建立收拾玩具的好習慣,不僅能節省父母花在家事上的時間,對於孩子更有意想不到的幫助。當孩子學會了收拾玩具,那麼他們在幼兒時期建立的能力也隨之而生。

漸進的學習、整理房間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這是甚麼垃圾場!把房間收整齊!

媽媽,你大吼的時候我會害怕。我看著我的房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不知道你想要甚麼。我不會整理。我希望你教我,而不是讓我害怕。

整理房間常常是衝突的來源。對父母來說,物品應該要收在它們在櫃子中的位置。對孩子來說,它們的位置就在⋯⋯她擺放它們,而且可以看見它們的地方!

小小孩還無法想像藏在抽屜或衣櫃裏的東西。在太整齊的房間裏,她需要依賴你來選擇遊戲。當她能看見玩具時,她會被其中一件吸引。她不想看到玩具消失。

研究已經證明,不愛整理的人比其他人的智商更高一點!他們是因為不愛整理而變得更聰明,還是反過來?總之,兩者之間確實存在關聯,這也可以幫助父母紓解壓力。複雜得一分!確實,散落各處的物品提供了視覺刺激,在視線從一件物品轉移到另一件物品,從上看、從下看、從前看、從後看時,大腦會建立連結。

學習,是在混亂中建立秩序……但要建立秩序,就需要混亂。所以,不要強迫他整理,也不要放任⋯⋯並且,要依照年齡漸進學習:

一歲大,我示範給他看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所有的娃娃都要睡在這個箱子裏!

兩歲大,我提供選擇讓他選

(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你想先收書本還是小汽車?

三歲大,我提供協助

(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我收積木,你收布偶?還是你收積木?

四歲大,一次一道指令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母)先把書擺到書架上,剩下的等我回來。

四歲時,她可以自己整理。不過,要注意這個年紀的孩子過度旺盛的創造力。孩子看起來長大了,爸爸或媽媽可能會想要丟下孩子幾分鐘⋯⋯要知道她還無法在大腦中長期保留指令,所以最好一次只下一道指令,明確地引導她的注意力。不是「去整理你的房間」,而是「把所有的書都擺到書架上」。稍後,等你回來時,就可以說「好棒!書都收好了!現在……來收小汽車」等等。#

作者:Isabelle Filliozat,心理治療師、情感教育專家。

(本文摘編自《最好的教養,從正向面對情緒開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教你如何不打不罵不怒吼,回應1-5歲孩子的負面情緒和行為》,遠流出版提供)

書封。(遠流出版提供)
書封。(遠流出版提供)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