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書畫學會成立多年,只記得當年有楊希雪教授、名廚潘威廉、趙鵬超律師、前星島日報歐洲版總編輯潘永強等等。成立之初常常有近50餘人一起參加雅集。是否附庸風雅,在英倫這個地方能夠以書法畫作觀摩交流,其實非常之難能可貴。場地主要在倫敦唐人街新龍鳳大酒樓舉行,幾10年來酒樓借出地方,將興趣融化於生活之中,好幾代人共渡難忘文化歲月。
猶記得當年有位年近古稀的黎均全詞丈(1917-30.01.2017),精神矍爍,原籍廣東南海九江,出生於越南殷商家庭,就讀越南芹苴省「純齋寄廬」,早慧;1979年到英國;太太1990年患上老人癡呆症,一個人悉心照顧她近10年,獲得癡呆症照料者千禧大獎榮譽。先後出版燕南樓集、燕南樓續集傳世。詩詞酬唱會友,聯繫散落世界各地的越南華人,各自出版刊物無數,成為一個時代的風氣。均全詞丈「踏青」(憶內子):
無端二豎擾紛紛/挽救無由袂永分/記得心傷車馬送/不忘意亂紙錢焚/白楊多植陰碑碣/衰草頻刪減野氛/祭祀關懷仍惦念/途長不負叩卿墳
又一位英國詩書畫學會中流砥柱的人物永遠名譽會長楊希雪教授,1936年出生於廣東省信宜市新堡鎮石桐村的農民家庭,1969年來英,一直住在英國東部一個漁港(Grimsby),車程距離倫敦5、6個小時。1998年畫了幅「文化5000」的油畫,以5,000條錦鯉表達出中華文化如水和諧,世界共融,色彩繽紛鮮活,畫卷全長201.5米,列入堅尼斯世界大全紀錄(英語:Guinness World Records)。教授作品被各地博物館收藏外,還贈送給不同國家的領導人;2008年獲頒大英帝國員佐級獎章勳銜,在畫作上署名楊希雪MBE,為中國畫及油畫上簽署英文勳銜開創風氣。
學會歷年以來當然有人氣鼎盛時,好像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紀念等等,中國大使館亦都派有代表出席,間中有大使館文化參贊等等喜歡舞文弄墨者捎來作品觀摩。
參加雅集盛會的書家畫人大多在英國定居,亦有不少在中國來到英國探親,或者短期居留的,他們的作品水平非常高;中國詩書畫當然和中國關係血濃於水,在資源人脈配套方面,海外根本無法望其項背,好多書家畫人都會到中國取經,或遊歷或參加比賽、展覽;出版印刷活動頻繁,無可厚非好多活動都會向着中國傾斜。
幾年疫情閉關鎖國後,英國詩書畫學會重展會務,幾10年前一直參加的前輩,因為種種原因都從此缺席。藝術沒有地域、語言的限制,但是好自然變了一圍講廣東話,一圍講普通話,這個都算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場面。
現任詩書畫學會會長許健礎先生,一做10年,好希望有人接棒,但是眾望所歸,只好繼續這樣做下去;許會長楷書溫潤藏鋒,字如其人,有君子謙謙之風,他說學會經濟能力不強,沒有條件去邀請一些官商名流,或者政界領袖來參加活動,學會純粹是同人組織,以文會友的一個小型雅集,半年一聚,良有以也。
一位認識幾10年的文友,從前以難民身份落籍英國,從事書法繪畫等等文化工作,今日周遊列國,年年參加中國各地的書畫交流活動,突然問我為何沒有微信戶口的呢?因為今日出席的人絕大部份都是同一個微信群組,我只有笑而不答。幾十年前因為政治迫害,或者是逃避經濟壓迫,種種原因總而言之就是要逃離中國,但經過幾十年之後立足異國,又生不如感情回歸,孺慕故國文化藝術種種情愫,好多時作品有意無意中流露出支持、頌讚某個政權,或某些國家領導人,而不以為忤。完全不記得最初為何要逃離中國?
其實不單只是詩書畫這一類的文化領域,好像乒乓球、中國民族舞、中國音樂、太極氣功等等項目,當然好多時都想和中國隊交流,假如這些交流變相成為一種統戰的手段,好多人都是有意無意之間將警戒線移除了,所有問題變成沒有問題。
香港人對於今次奧運更加是感慨萬端,好像張家朗蟬聯奧運花劍金牌、何詩蓓兩屆奧運前後奪得100米和200米自由泳的銀牌和銅牌一共4枚;都只會衷心感謝香港人的支持,為港爭光。文化藝術體育是否都可以與政治無關?
技藝精湛加上運氣絕對重要,但是擁抱平等自由的人文心靈,更加重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