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典麗的故宮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宮殿群,且蘊含的出色工藝技術真不少,除了排水、耐震的建築工技成就之外,紫禁城三大殿的「金磚」的燒造工藝也是口耳相傳的奇技。在古老的北京故宮周圍曾流傳著「一兩黃金一塊磚」這樣一句話,故宮大殿的地磚甚至比金子都要貴,故宮「金磚」地底有甚麼內蘊呢?

紫禁城故宮「金磚」

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地上的地磚並非真金,卻有「金磚」的稱號,是甚麼條件淬煉出來的呢?

《中國古代建築辭典》解釋,「金磚」是最精緻的一種地磚,「是大型方磚的雅稱,是專為皇宮燒製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因專運北京『京倉』,供王室御用,所以稱為『京磚』,後逐步演化,統稱為『金磚』。」

民間有「一兩黃金一塊磚」的說法,反映了故宮地磚的高貴內含,同時賦予「金磚」更多的光彩,實際內含又如何呢?

紫禁城「金磚」掌故

當年明成祖遷都北京計劃打造紫禁城時,還沒有「金磚」的叫法。明成祖當時對於新宮殿的設計極用心,對地磚的鋪墁(音慢,用磚石鋪地),也深入考慮。有一位來自蘇州香山的專業工匠蒯祥也在紫禁城的建造團隊中,他的建議,深得永樂大帝之心。據康熙時期的《蘇州府志》記載:「永樂間,召建大內,凡殿閣樓榭,以至迴廊曲宇,(蒯)祥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

蒯祥推薦蘇州陸墓磚窯來供製紫禁城地磚。(見《中國文化遺珍叢書‧蘇州卷》)明朝王鏊《姑蘇志》記載:「窯磚出齊門外六里陸墓鎮,堅細異他處。工部興作,多於此燒造。」也就是說蘇州陸墓磚窯所造的地磚特別堅實細緻,冠於群窯。

金磚堅實細緻得於先天之利——優良的土材和後天燒造的優良工藝。明代張問之的《造磚圖說》記載:「自明代永樂中,始造磚於蘇州,責其役於長洲窯戶六十三家。……其土必取城東北陸墓所產。」陸墓鎮地處陽澄湖西岸得地利,土質細膩溫潤,且當地磚窯燒造製磚技藝,做工考究,燒造有方,所產之磚「敲之有聲,斷之無孔」,遂被永樂皇帝賜封為「御窯」。

紫禁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地面就是採用陸墓磚窯所產的方磚鋪墁。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也提到:「細料方磚以甃(音晝,砌磚)正殿者,則由蘇州造解(押送)。」又說造磚之土「皆以黏而不散、粉而不沙者為上」。陸墓工匠發現的這種上土,為「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金磚提供了先天的優質條件。製成的金磚面是黛青色,古樸堅實,表面光滑,光可鑑人,是為中國古代磚瓦燒造技藝的傑出代表作。

故宮三大殿的地面鋪墁的金磚,產自蘇州陸墓窯,是中華磚窯工藝傑作的代表。(Shutterstock)
故宮三大殿的地面鋪墁的金磚,產自蘇州陸墓窯,是中華磚窯工藝傑作的代表。(Shutterstock)

金磚製作技藝

「金磚」的燒造工藝水準的確非常高,要求的水準也極為嚴格。陸墓磚窯燒造金磚的工序之多、工藝之繁複精密、製作工期之長,在磚瓦製造業中極為罕見,所以產量也受限。一塊金磚的燒造,前後歷時二年,反映「金磚」製作的精緻,以及「快不得」的品質保障。

繁複工序燒造優質金磚

為甚麼製造一塊金磚需時二年呢?明代《造磚圖說》記載,金磚燒造需經29道的工序。依序可概括為取土、煉泥、製坯晾坯、燒窯窨(同「熏」)窯、打磨浸油等五大階段,步步與品質環環相扣。

人們可能會想,從好地方取來好土就可以用了!其實並非如此!以下就取土、煉泥這個準備階段來說說,以便讀者了解梗概:

1. 選土:需精選陽澄湖畔的純土。首先要打探洞,探測土層結構,泥土厚薄,儲存的深度和廣度,鑑別土質的優劣,取樣定點。選好土之後,要掘出離地表一米以下的土(漿泥),之後再經過掘、運、晒、碓、舂、磨、篩等七道工序才完成取土。

2. 凍土:取來的土需在露天堆放一段時間(一般需半年),任憑風霜日晒雨雪侵蝕,使泥土中團粒結構受到破壞,黏土中的水份均勻分布,並溶解一部份可溶鹽,減少了雜質,黏土的質地變得更細而黏性強,可塑性更高,容易成坯。

3. 熟化:在陽光下晒到完全乾透為止,再用粗碓(杵臼)、中舂、細磨的方法,使之成為細粉,用篩子篩去其中的砂石,在「掘而運,運而晒,晒而碓,碓而舂,舂而磨,磨而篩,凡七轉而後得土」,經過八個月後,才能把生土熟化。

4. 滌濾:在專設的水池中,把熟土和清水攪拌成泥稀漿糊狀。經過反覆沉澱及多次過濾後,得到「澄漿」,濾去水份晾成垛狀,成為合適製磚的泥料。

5. 練泥、醒泥:泥料還要再經過練泥和醒泥過程,才能製坯。古法練泥依靠牛隻和人力重複踏踩,這種泥稱之為泥筋(俗稱「千斤泥」)。醒泥是將「千斤泥」放置一段工夫以消弭泥的內力,減少製坯的伸縮強度。

在這個製坯前的長長預備階段,展現了陸墓工匠對泥土的物理性質的深度認識,揉合「自然天成」的時間效力,經過耐心的磨練將陸墓鎮泥土的特長發揮到極致。其後才能製坯、晒坯晾坯、入窯燒煉。一塊金磚熔合了天然因素助力、地利珍土和人力工藝技術,經過二年的淬煉才得以出爐。剛從窯裏搬出來的「金磚」表面樸素,還要再加以打磨和浸泡桐油,讓磚轉變成光彩照人,桐油也發揮延長金磚壽命的功效。

一塊方方的金磚長達二尺二寸(小的一尺七寸),重達125公斤左右,翻轉搬運間都要小心翼翼,且出爐的金磚又燙又重,磚工匠人在製作過程的辛勞不言而喻。製作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瑕疵、意外都會使得金磚燒造不合格。一窯成磚中,能挑出六、七成左右的方磚正品,算是極好的成績了。

金磚的燒造工序多達29道,製作工期長達二年,轉換成成本的話,造價高昂也就不在話下,「金磚」稱號可謂名副其實。

《造磚圖說》的故事與金磚復興

金磚的燒造不易,御窯的水準極高,從而在陸墓鎮發生了這個真實故事:

明代嘉靖年間,當時的工部郎中張問之(字子審)奉旨赴蘇州府,他的任務是在三年督造五萬塊金磚。然而聖旨一到地方,陸墓鎮窰戶因工價過低,不能達到造出五萬塊金磚目標的風險又過大,竟然在一夜間奔走逃亡。張問之面臨這樣的困境為之燒腦,怎麼交差呢?在困境之中,他描繪採練燒造金磚的艱難過程,作成《造磚圖說》向皇上陳情。

這部書的目錄在《四庫全書》中有採錄;在張的籍地《慶雲縣志》中錄有《造磚圖說》(圖已經亡佚)和張問之上奏的奏摺,奏摺中詳細說明了製造金磚的二十九道工序和做法。這一則明代張問之的奏摺紀錄,也為後世失傳的金磚工藝留下了復興的錦囊。在「文革」斷喪了陸墓磚窯的技藝之後,近年有幸從張問之的奏摺中,復活了故宮金磚的工藝。

來自陽澄湖的優質黏土,經過工匠的慧心巧手製成的金磚,厚度足吸水性良好,冬暖夏涼。當地民間在自家桌上擺上這種磚,夏天還能為瓜果降溫!

這樣的一塊塊金磚,為故宮巍峨的宮殿奠定了厚實的基礎,耐上幾百年的千摩萬擦。故宮金磚的亮光,凝聚著中華工藝的敦厚智慧與工匠們的巧藝。

後記:

同治時期《蘇州府志》記載陸墓鎮,「因陸宣公(即唐代陸贄)墓為名,居民多造窯。」「陸墓」於1993年更名「陸慕」。2001年時,蘇州市的文物普查確認明代金磚窯址群遺址,涵蓋遺蹟48個,包含窯址12座。研究發現陸墓窯爐是罕見的明代磚窯。陸墓窯爐體積很大,內設兩種窯床,結構複雜,並且具有罕見的六煙道的窯體形制。此外,磚窯的配套設施,包含晾坯區、大型沉澱池和運送金磚至碼頭的沿河磚路等等。這些陸墓窯爐和配套設施遺蹟的發現,讓我們對金磚製程有了更落實的想像。

我們可以說,這種江南陸墓地區特有的獨特磚窯,成為優質的故宮金磚的搖籃。沉甸甸的金磚從磚窯區送上磚道到碼頭裝船,結合河道運輸,從南方蘇州一一運送到北京城,與中華傳統木建築工藝一同創出了故宮建築的宏偉文明。

——看更多【璀璨中華文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