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年代的香港教育,自然帶有殖民地色彩,例如英國史和英聯邦史在歷史科曾佔有相當比重;不少做法在英國實施不久便移植到香港,例如「高級補充程度會考」,英國於1989年首次開考,香港5年後尾隨。隨着香港主權移交日漸臨近,「政治回歸」之餘,殖民地政府亦不能不照顧「文化回歸」的需要。體現在教育政策上,火紅年代未必是多數人興趣的「認中關社」,某程度上堂而皇之進入了官定課程。以上述高級補充程度會考為例,除了一直存在的「英語運用」外,新設的「中國語言及文化」科亦成為報讀本地大學的必修科目,於是唐君毅、梁漱溟、錢鍾書、余光中、白先勇、錢鋼等名字進入了這一代考生的集體回憶之中。

時間一晃,中西元素在香港教育中的關係到了今天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的「西學為體」,隨着民主、自由、第四權在教科書被邊緣化,已成政治禁忌。教育當局從大力推動通識教育到強行廢除、另立公社科,充份反映中西元素關係的變化。從前,「西化」在香港是常識,70年代香港社會中產化的標誌就是香港市民全面追求西化生活,尖沙咀海運大廈新式商場成為香港潮流指標。今天,在教科書中談西化,要使用「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西化』」框架,西化一詞還得加上引號。「說好中國故事」的影響,非常明顯。

雖然教育作為意識形態陣地關鍵的一塊,但當局不能玩得太過火,畢竟香港仍打着國際金融中心、中西文化匯聚地招牌,若香港教育只剩下中國故事,香港便與中國無異,便等於將香港教育推向死地。所以,中學為體的香港教育必定十分重視國際聯繫,年初立法會議員鄧飛質疑香港文憑試的國際認可,考評局到今日仍然不斷作出大量澄清工作。另一個比較少人談及的資訊,是考評局每年都會將文憑試的試題及考生作答樣本送往劍橋國際作出外評,以確保文憑試與英國高級程度會考具有可比性。在「刮骨療毒」的新香港,試題及作答樣本送往劍橋而不是北大、清華作出外評,利用「外國勢力」作為香港教育最後一條保險絲相當明顯。

「中學為體西學為PR」,從系統上為日益中國化的香港教育提供保障,亦使一些學校的吸引力大增。左派學校是當中的得益者。有讀者傳來培僑中學外牆橫額,「本校喜獲習近平主席回信」11個大字配以習近平照片及回信全文,還有神舟十四號太空人向該校學生回信的照片。結果,培僑成為高才通子女報讀的熱門學校。既有「西化」的社會背景,又可確保子女繼續愛國,腦袋不會變歪,校方說高峰期一日有二百名申請者面試。

當然,不少高才通人士已看穿這個遊戲,直接讓子女報讀香港的國際學校。

將上述所有事情拼在一起看,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西化和國際聯繫,仍是香港教育吸引中國人的必不可少元素。這條才是香港教育的「真.紅線」。◇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