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觀眾請求,香港大律師查錫我在系列節目【錫我的心靈空間】中,談到了他如何看待人世間的生離死別。他認為孔子所說的「仁者不憂」很有道理,一個人心懷仁德、對這個世界擁有大愛,面對生離死別,不會有恐懼和憂慮。

我沒有仇人

有觀眾問題查錫我「你是否有仇人?」查錫我回答說:「我沒有仇人。就算有都是很短暫的。就算我很不喜歡某個人,生他的氣,最多也就一、兩天就過去了。我不會把對一個人的憎恨放在心裏太久。」

他還說:我們的人生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令自己不開心的人。但是無需把這些當成自己的重擔。因為憎恨一個人自己也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能量,而且都是負能量。我們應該儘量把這些都放下。

內心常懷平安

查錫我在回答如何做到心中擁有平安的提問時,提到了孔子的「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句話的大意是:「具仁德的人不會憂慮,有智慧的人不會迷惑,勇敢的人不會懼怕」。孔子認為,同時具有「仁」、「智」、「勇」三種美德,知行合一,才算得上是一位明道的君子。

查錫我與觀眾分享了這句話給他帶來的啟發:仁者從來都不會盤算用甚麼方法對付甚麼人,從來不會害人,也就不怕有人會害他。所以仁者不需恐懼和憂慮。「仁者」可以理解為是對這個世界擁有大愛的人。「我覺得如果能做到心中坦蕩盪,你就不會有憂慮。你對任何人都很坦蕩,你不會害怕有人對你射暗箭,或在背後插一刀。」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心中坦蕩?「你不要執著那些沒用的觀念,樣樣都放下,你就坦然了,也就不會有憂慮。」

查錫我舉例說,一般人聽到自己得了癌症就會很擔憂,「但是當我知道我有了癌症之後,我一點都不擔憂。因為經過一個理性的推敲,我發現擔憂對我沒有任何好處。擔憂也不會令疾病消失。」

他提到有醫學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的心態總是很開朗、坦然,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人體就會產生很多T細胞(巨噬細胞),對預防和治療癌症更有幫助。可是,人處於憂慮的狀態,T細胞的數量就會下降,體內的癌症就會發展的比較快。

「面對嚴重疾病,我們需要的是積極的面對和應對疾病。如果說這個病沒有治療的價值,那你也的得面對。 」

死亡是人生本相

有一位觀眾提出,希望查錫我聊一聊如何面對生離死別。因為節目時間關係,查錫我在這一集節目中主要談到了如何面對「死別」。

查錫我說,十年前,他到殯儀館出席的都是長輩的葬禮,但最近幾年,陸續有同輩人離世。「我的感受很不一樣,內心突然產生了催逼感,會不會很快就輪到我?冷靜想一想,其實我們都在排隊走向終點。」

中國人對死亡非常忌諱。有的人甚至不許他人在自己面前提到「死亡」兩個字。「難道不講死亡,死亡就不存在了嗎?死亡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本相。」

查錫我表示,死亡在某個角度來看是必須的。如果只有生沒有死,地球就裝不下所有人了。其實,人的生命有限,這不是一件壞事。「如果人都不死,很多事情就不用現在做了,拖一百年以後、一千年以後再做吧……工作也沒有人做了,學生也不用著急交作業了,社會也不會進步。這個世界就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了。因為你有無限的時間,你就不會有催逼感。」

正因為生命是有時限的,人們才會抓緊做事情,推動人類的進步和個人的發展。否則,時間對人而言也沒有意義了。

面對死亡無需恐懼

查錫我提到,古希臘的先知蘇格拉底認為死亡不值得恐懼。蘇格拉底認為靈魂不朽,將死亡看作一個另外的王國,一個和塵世不同的地方,而非存在的終結。而《神曲》的作者但丁認為,煉獄是通往天堂的必經之路。生命在人間要經歷很多苦難,才能上天堂。

查錫我表示,如果這樣,我們看待痛苦的心態就不一樣了。因為歷經苦難後可進入天堂。而人們之所以對死亡感到恐懼,主要是因為對死後的世界毫無瞭解,因此產生恐懼感。

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比如他自己作為基督徒,相信死後可以進入天堂,所以不害怕死亡;而佛教徒認為,人死後進入輪迴,根據生前的所作所為,積攢的功德與造下的業力大小,會轉生成天人、人或動植物等,佛教徒希望通過多念經,多做好事,就可以到達彼岸,不再輪迴,所以對死亡也沒有那麼害怕。

「如果死亡後存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許人的離世就像推開了另一個房間的門,裏面坐著許多已經離世的親友,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盛大的派對,迎接自己的到來。」而他期待可以找到自己崇拜的先賢,例如王陽明等,向先賢們請教,繼續追尋知識。所以死亡不值得恐懼。

查錫我說,人生短暫且充滿了無常,因此我們要珍惜所有的一切。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珍惜與朋友的緣分。懂得珍惜,你的生命會越來越充實,遺憾越少。我們可以問自己:我來到這個世界,對世界有什麼影響?「如果我認為自己改變了一些人,令他們開心,令這個世界好一點點,就足夠了。大家都努力讓這個世界充滿愛和關懷,讓大家都生活在一個互相關懷的美好環境中。」

正如孔子所說的「仁者無憂」,「如果你這一生做了很多好事,沒有牽掛,沒有遺憾,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你可以放下所有包袱,輕鬆上路。那麼,面對死亡你無需恐懼。」@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