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子貢由於他的才能和高超的辯論遊說技巧,使得他在列國的權貴間名聲鵲起,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這樣寫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就是說孔子弟子中,子貢最為富有,他每到一個國家,那些國君都對他非常的尊重,而他卻是孔子的弟子,這樣就更為孔子贏得了許多尊重。然而也有人因為子貢的財富和辯才,認為子貢比孔子更加高明。魯國的大夫就公開在朝廷上說「子貢賢於仲尼」。
子貢聽到這種評價後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意思是說,自己的那點學問本領好比矮牆裡面的房屋,誰都能看得見,而孔子的學問本領,則好比數仞高牆內的宗廟景觀,不得其門而入,何況能尋得其門的人又很少,正因為如此,諸位才有這樣不正確的看法。那麼孔子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孔子是個聖人,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很多人把孔子稱為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自述生平時曾經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學說很博大,很多人認為孔子的學說,核心在於禮和樂。當然孔子確實很重視禮樂,但其實孔子學?的核心卻是「仁」。孔子講一句話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是一個仁人,要禮和樂又有什麼用呢?因為時間關係呢,我們今天簡單介紹儒家的三個概念,「仁」、「義」和「知天命」。
孔子是把「仁」排在首位的。「仁」通俗的講就是愛人,當然這種愛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人與人之間的你情我愛,也不是以家庭的親緣關係來決定愛一個人或者是不愛一個人。孔子的「愛人」可以說是博愛。這種愛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叫做「推己及人」,就是說我自己覺得好的,那麼我希望別人也同樣能夠得到。比如說有的人希望得到名譽,有的人希望得到學問。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道理在儒家也被稱為「忠」道。那麼「推己及人」的反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我不喜歡的,那麼我也不要推給別人。這個道理在儒家也被稱為「恕」道,所以說孔子是講「仁」,但是也有人說孔子的道是「忠恕而已矣」。
當然孔子講的這種愛並不是無原則的,而是有一個道德的判斷在後面的,也並不是愛所有的人。比如孔子曾經講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就是說一個有仁心的人,他會真心喜歡一個人,也會真心討厭一個人。當然討厭一個人,實際上是指討厭這些人不當的行為,或者說是不良的道德。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一定的原則的,也是需要有勇氣的。因為你真想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也是會得罪人的,但是孔子非常厭惡那種做老好人的人,他把這樣的人稱為「鄉愿」。孔子說「鄉愿」是「德之賊」,就是他們是損害道德的人。他們好像是做好人,好像是誰都不得罪,見到壞人他們也不敢得罪,而恰恰是因為他們的姑息與縱容,才形成了壞人行惡的土壤。
子貢問孔子說,鄉裡邊的人都喜歡一個人,人是個好人嗎?孔子說不見得。子貢又說鄉裡邊的人都討厭他,那麼這樣的人難道是個好人嗎?孔子說也不見得。子貢問那甚麼樣的人算好人呢,孔子說鄉裡邊的好人喜歡他,鄉裡邊的壞人恨他,這樣的人才是一個好人。
「仁」的道理包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
在「仁」下面就是「義」。什麼叫做義呢?「義」字在字典中的解釋就是「應該」,就是一件事情應該去做。那麼一件事情到底應不應該做,憑什麼來判斷?君子和小人在這方面是有分別的,叫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從道德來判斷一件事情應不應該做,小人是從利益出發來判斷一件事情應不應該做,這也是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分別。
儒家的「義」指的是如果一件事情在道德上應該做,就應該全力去做,簡單的說就是「為做而做」。一件事情不考慮它是否能夠做成,首先在道義上它是應該做的,那麼就竭盡全力去做。那麼如果一個人竭盡全力去做了,仍然沒有把一件事情做成呢,孔子就把這樣的情況歸為「天命」,也就是說是天的意旨。
孔子的一生就是對「仁」、「義」、「知天命」等思想的實踐。他生活在一個社會大變動、政治大動盪的時期,禮崩樂壞。孔子周遊列國,像蘇格拉底一樣逢人必談,他希望君臣父子都能過上有道德的生活,但是卻沒有甚麼人真正採納他的主張。儘管他碰了很多的壁,吃了很多的苦,但孔子從不後悔,因為他做這件事情就是出於「義」,是一種道德上的考慮,是「為做而做」,而至於說結果,《論語》上有一句話說「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意思就是說君子要出仕做官,是為了推行自己的理想,至於說這個理想在社會不能實現,我早就已經知道了。
所以孔子抱著這樣一種心態,儘管他知道他不會成功,卻仍然竭盡全力去做。這裡邊所講的「天命」這種觀念,就是指天的意旨,或者說是宇宙的規律,或者說是神的安排,那已經是超出孔子控制之外的事情了。
很多人認為相信天命會讓人消極,如果從孔子對「義」和「天命」的解釋,我們就會看到,相信天命不但不會讓人消極,反而會讓人豁達。正因為在孔子的心目中,沒有做成和做不成這一說,只要自己盡力去做,就沒有什麼可後悔的,所以這樣的人,他的心中就永遠沒有憂慮,因為他不會為結果而縈懷,所以孔子又說「君子坦蕩蕩」。因?不會為了結果而感到憂慮,所以孔子又說「仁者不憂」。
孔子認為懂得了「義」和「天命」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因為他出於道義做事,而對於結果如何毫不縈懷,所以孔子講「君子喻於義」,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孔子一直到50歲的時候才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剛才我談到,孔子在講述自己一生的時候,他說「吾五十而知天命」,而在這時候,孔子開始了另外一種愛好,就是攻讀《易經》。因為我們知道《易經》就是講宇宙運行規律和人事變化的一本書。孔子晚年的時候喜歡讀易經,「韋編三絕」就是過去都是用竹簡寫的書,然後是用牛皮穿起來,孔子翻《易經》把穿這本書的牛皮繩子翻斷了三次。
孔子曾經向老子學習,他對老子是非常非常地尊敬的。關於儒家和道家的關係,將來我們如果有機會再進一步探討。
孔子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他小的時候家裡邊很窮。所以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就是我小的時候,家裡很窮。他做過管理倉庫的小官兒,也管理過放牧牛羊的工作。
孔子他的身分是「士」。大家知道在春秋戰國年間,社會地位最高的是周天子。周天子下面是諸侯,諸侯下面有大夫,大夫下面有士。這四個階層是貴族階層。在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只有貴族是可以受教育的,也就是說孔子作為一個士人,他有受教育的權利。但是比士更低一級的就是庶民,他們是沒有受教育的權利的。
而孔子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主張,叫做「有教無類」,就是我不管你出身到底是貴族還是平民,只要你交學費,孔子就教你。所以孔子促成了學術的下移,打破了過去學在官府的傳統。過去的學術是由官府來壟斷的,而孔子把學術,或者是說對學問的探討普及到整個的社會。所以很多人認為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平民教育家,這樣的看法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兩宋繁華》將於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