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持續的銀行業危機將考驗中共管理經濟以及可能由此引發的社會動盪的能力極限。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恒大在年初被勒令清算,這實際上宣布了中國壞帳的責任將落在銀行系統身上,此前,銀行系統一直在努力應對陷入困境的房地產行業和消費者群體帶來的長期違約問題。
應對中國銀行業問題的最大挑戰是,推動中國近年來GDP增長、支撐中產階級家庭財富的房地產業,如今卻成了當前經濟下滑的罪魁禍首,銀行業正陷入動盪,首當其衝的是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
危機的種子
進入今年,政策制定者已經著手對小型銀行進行大規模整合。今年早些時候,數百家小型銀行(以農村銀行為主)被合併,形成了規模更大的金融機構。
在截至6月24日的一周內,有40家中資銀行消失或被大型金融機構吞併。這些銀行大多位於遼寧省東北部,被併入遼寧農村商業銀行,後者是最近專門為合併倒閉銀行而成立的實體。
7月9日,另一家地區性銀行江西銀行也倒閉了。
與美國銀行業不同,中國的銀行大多是國有銀行。中共擁有中國最大的五家商業銀行的多數股權,而各省或地方政府的下屬機構擁有大多數地區性銀行的股權。這種結構造成了一種道德風險,即銀行和借款人在默認中共政府將為他們紓困的情況下,承擔了過高的風險。
政府通過專門的「壞帳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AMC)購買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不良貸款來進行紓困。
1999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創建了四家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從中國四大商業銀行購買不良貸款。這些資產管理公司後來又發放新的貸款,今年早些時候,其中三家陷入困境的資產管理公司被併入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公司),第四家在2021年被國有券商中信集團接管後,更名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隨著消費者信心的下降,存戶很可能會將資金和資產從小的金融機構撤出,轉入大型機構,從而導致更多的銀行倒閉。這種紓困、整合和政府接管銀行的循環可能會加速。
更廣泛的經濟問題
中共一直在為自己爭取時間,將不良貸款從銀行轉移出去,然後在一段時間內確認損失,期望長期的增長、利潤和收益能超過這些損失。
如果問題是孤立的、經濟增長強勁,這種封閉的生態系統就能發揮作用。雖然放貸機構越少,監管機構就越容易監控、跟蹤和管理,但這種循環只會在各級政府實體中產生更多的不良貸款。
我們開始看到一些跡象,中共地方政府無力拯救這些金融機構。
去年,中國各省發行了310億美元的專項債券來援助較小的地區銀行,其中許多地區銀行向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提供了大量貸款。
由於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而土地出讓和房地產稅收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地方政府負債纍纍,沒有財力救助地區銀行。
相反,中共現在正尋求在國家層面集中發行債券。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份表示,北京將發行一萬億元人民幣(約1,380億美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這是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發行,也是過去26年的第四次發行。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討論了受監管的銀行業。在過去的幾年裏,中共一直對所謂的影子銀行的債務問題發出警告。這些私營的準銀行機構,如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其它企業集團,也向房地產開發商提供了大量貸款,並通過向消費者直接發行高收益產品來籌集資金。
其中一家金融集團——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正面臨清算。
中共政府是否也會救助這些公司?如果經濟繼續增長、消費者對這些機構有信心,那麼中共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救助。
但經濟增長並未發生。中國正面臨周期性和結構性經濟問題、消費者信心嚴重不足、政府負債纍纍,中共政權本身很難兌現其提供的保證。
摩根士丹利的亞洲和中國經濟學家們在7月8日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自4月以來……邊緣數據顯示,經濟再次在相當廣泛的範圍內放緩。」
「按照目前的政策軌跡,我們認為通貨緊縮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長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對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
他們指出,中國經濟在年初出現小幅增長後,又出現了新的不利因素。
如果中國的金融救助系統崩潰,將會動搖整個金融行業的穩定,並可能導致社會動盪。消費者和投資者可能會湧向硬資產或外國資產。中國可能會經歷經濟混亂、經濟不平等加劇,以及失業率上升。
中國公民與中共長達數十年之久的事實上的經濟契約(認可中共統治,以換取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將宣告終結。#
作者簡介:
范宇(Fan Yu)是一位金融和經濟專家,自2015年以來一直撰文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原文:China’s Banking Sector Faces Reckoning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