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出口額增長,部份原因可能是出口商在歐美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前,提前出貨的結果。與此同時,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導致內需持續疲弱,使中國5月份進口數據大幅下滑。

仲量聯行(JLL)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Bruce Pang)表示:「中國出口在5月份保持了年初至今的強勁增長勢頭,這主要反映了中國商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依然較大,人民幣有匯率優勢,以及出口商在出口市場關稅上調前提前出貨。」

周五(6月7日),中共當局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了7.6%。然而,進口從上月的增長8.4%,快速放緩至1.8%,凸顯了國內消費的脆弱性。

經濟學家先前預測,中國5月出口將增長5.7%,進口將增長4.3%。

儘管如此,中國企業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障礙,這些障礙可能使其更難依靠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例如,在電動車等高科技行業,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正在設置貿易壁壘。

關稅尚未對中國的汽車出口造成衝擊。但是,預計下個月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新關稅,中國將更難進入歐洲市場。

龐溟表示,目前,中國出口商仍「繼續提前發貨或透過第三國重新安排出口」以避免關稅。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黃梓純(Zichun Huang)表示:「外國關稅不太可能立即威脅到出口,如果說有甚麼影響的話,那就是隨著企業搶在關稅之前加快發貨,可能會小幅提振出口。」

出口增長幅度較大,可能也得益於較低的比較基數。去年美國、歐洲的利率和通脹率上升,影響了當時的海外需求。

近幾個月來,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各領域復甦速度不均,加劇了前景的不確定性。

根據周五公布的5月大宗商品進口數據,原油和大豆的購買量同比下降,而銅和鐵礦石的購買量則有所上升。

雖然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超過了預期,但最近反映國內消費疲弱的指標已削弱了早先的樂觀情緒。

房地產危機仍是拖累中國經濟的最大因素,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低迷損害了國內消費,並削弱了商業活動。

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雖上調了中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但同時警告說,房地產行業的問題將給中國經濟帶來風險。

由於內需疲弱,許多中國的鋼鐵和建築設備生產商,失去了國內客戶,紛紛到國外尋找市場,這也讓國際鋼材的價格越來越低。

按出口量計算,上個月中國的鋼材出口量為960萬噸,創下2016年以來的第二高單月出口量。然而,貨運價值繼續下降。5月份的數據尚未公布,但鋼鐵出口價格自2022年底以來一直在下降,許多其它商品的價格也是如此。

除了中共優先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外,內需低迷還促進了低價值商品的出口。這可能引發亞洲鄰國的一系列反彈,並促使西方國家加大力度應對中國的「產能過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