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不僅早期難發現,而且晚期發現時很難治癒。通過了解胰臟癌發生的誘因和預警信號,有助於人們提早預防,避免患上胰臟癌。英國榮大夫診所所長、行醫30多年的中醫師舒榮,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講解了胰臟癌的7個誘因,以及其早期症狀和預防方法。
在西醫看來,胰臟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內分泌器官。作為消化器官,胰臟分泌多種不同的酶來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作為內分泌器官,胰臟分泌胰島素和升糖素來調控血糖,使血糖維持在適當的水平,對大腦、肝臟和腎臟等關鍵器官的運作起到重要作用。
舒榮表示,從中醫角度看,胰臟屬於脾系統的一部份。中醫所說的脾,涵蓋了現代醫學的胰臟、肝臟、膽囊、脾臟、胃、大小腸的部份或全部機能,負責對攝入的飲食進行消化、吸收、轉化及運輸,供給能量予身體各個組織、器官和系統。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提到,脾與甜味相對應。舒榮解釋說,少量的「甜」可以養脾,但過量的「甜」則會傷脾。糖就屬於精煉的甜味食品,人如果長期過量食用高度精煉的甜味食品,會對脾造成慢性傷害,甚至癌變。
糖是原兇?
許多研究也都證實,糖與胰臟功能關係密切,糖是胰臟癌發病的驅動因素。2019年發表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高血糖會造成小鼠胰臟代謝異常,致使癌基因KRAS突變,引發胰臟癌。另一項對約50萬歐洲人進行的20 年追蹤研究發現,高糖飲食會增加一些人罹患胰臟癌的可能性,也會促進腫瘤的增生和擴散。該研究2020年發表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期刊上。
去年一組美國學者對胰臟癌患者進行的臨床化療研究,進一步證實了血糖與胰臟間的雙向關係。結果顯示,高血糖可以使胰臟癌對化療更敏感。與血糖值正常的患者相比,高血糖患者儘管癌症抗原水平較高,但死亡風險卻降低了近40%。該研究去年6月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胰臟癌兩難:難發現、難治癒
舒榮說,胰臟癌早期難發現,與胰臟的位置有關。胰臟被稱為「黑暗器官」,它隱藏在胃、小腸、肝臟、膽囊和脾臟等器官後面,醫生在觸診時很難用手按壓感受到它,就算進行B超檢查,也很難拍到它。
不只如此,當腫瘤在胰臟裏形成和增生的時候,通常不會產生明顯症狀,即使有症狀也不容易讓人聯想到是胰臟出了問題,所以很少能在發病早期檢查出來。而往往是當腫瘤細胞轉移到其它器官後,症狀才開始明顯顯現。
哈佛醫學院講師、放射腫瘤學家Limor Appelbaum指出:「大約80%至85%的胰臟癌患者在診斷出來時已處於晚期」。去年年底,哈佛醫學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共同研發了一種新的胰臟癌檢測模型「PRISM」,可以檢測到35%的胰腺導管腺癌,胰腺導管腺癌是最常見的胰腺癌類型,而常規篩檢只能識別約10%的胰腺導管腺癌病例。
另外,胰臟癌細胞具有侵襲性,並且存在多種水平的治療抗藥性,所以想要徹底治癒非常難。根據美國癌症協會,胰臟癌的5年相對存活率,只有13%。
目前胰臟癌的治療方法仍然非常有限,主要的手術治療手段是胰臟十二指腸切除術,但只有不到兩成早期胰臟癌患者可以做這種手術。
除了手術之外,治療胰臟癌的方法還有化療、放療、靶向藥物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不過,這些方法實際上都無法有效地治癒胰臟癌,並且對人體傷害很大。
中醫可以輔助胰臟癌治療
舒榮講述了她近期治療胰臟癌患者的案例,其中一名晚期患者進行了5個月化療後,一點效果也沒有,來診所看診的時候,頭髮都掉光了,臉也被疼痛折磨的扭曲,肚子鼓得像個皮球。經過針灸治療後,患者的症狀有很大改善,情緒也有好轉。
舒榮表示,中醫的介入,可以緩解胰臟癌患者的症狀,還可以大大減輕痛苦,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一定抑制癌細胞擴散甚至治癒的能力。患者可以考慮中醫替代療法,也可以選擇中西醫結合治療。
胰臟癌早期症狀
舒榮指出,罹患胰臟癌後,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有些患者症狀很少,而且大多是一些容易忽視的症狀,比如:
1. 上腹部飽脹不適。
2. 皮膚癢。
3. 血糖突然不明原因升高,或控糖藥突然失效。
4. 腰背酸痛,特別是與肚臍平齊的位置,但又不是腎病或受傷等原因引起的。
5. 眼睛和皮膚發黃。
導致胰臟癌的因素
1. 壓力大,抑鬱,焦慮。有研究顯示,抑鬱症可能是胰臟癌的先兆,有一半胰臟癌患者在出現身體症狀的43個月前就開始出現精神症狀。
2. 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作息不規律。
3. 飲食結構不平衡:吃太多肉類,少吃蔬果。
4. 不良嗜好:吸煙、喝酒、喝太多咖啡、經常吃燒烤等。
5. 潛在疾病因素:糖尿病被證實是胰臟癌風險因子之一。
6. 胰臟炎症的慢性刺激可能導致癌變,良性腫瘤可能惡性化。
7. 遺傳:胰臟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
如何預防胰臟癌
正如前面所講的,舒榮建議,想要預防胰臟癌,就需要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來塑造健康。
1. 少吃甜食,選擇高蛋白及全穀類食品、堅果類、豆類,比如水煮或是少油煎的魚類、雞肉、雞蛋,以及麥片、玉米、小米、黎麥等。
2. 多吃各類蔬菜和水果:蔬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可以對抗氧化壓力和慢性發炎,從而降低患癌風險。
3.多吃優質脂肪:有研究顯示,食用橄欖油可以降低癌症風險。
4.適度運動:運動有助於強化免疫系統,降低癌症風險。
5.保持愉快心情:胰臟癌與抑鬱有關,所以要儘量排解壓力,懂得放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