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怡寶血小學位於鴨脷洲,是一所資助的男女子小學,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2023/24學年,學校提供總數24班,小一至小六各4班。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100個,自行分配及統一派位的學額約各半。學校校訓為「智、義、勇、節」,在天主教會稱為四樞德,即所推崇最重要道德的總稱。「智」是明辨是非,「義」是持守公義,「勇」是努力不懈,「節」是保持平衡的意思。顯而易見,學校是一間天主教學校,而校名有「寶血」二字,亦可見學校由寶血女修會所創辦及運作至今。
本專欄在2022年12月介紹過的德貞女子中學亦是由寶血女修會創辦,當中亦有簡單介紹過修會發展。修會在1922年成立時,修女主要來自在1860年來港服務的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教宗庇護十一世在1922年任命首任宗座駐華代表剛恆毅樞機,隨即策劃在華南培育國籍司鐸,時任香港代牧區代牧師多敏主教,亦隨即協助成立首間國籍女修會——寶血女修會。修會曾在港先後創辦過三所中學、七間小學、兩間幼稚園,以及寶血兒童村及寶血幼兒院等。
海怡寶血小學在2000年創辦,前身是華富邨寶血小學上午校。華富邨寶血小學在1968年與華富邨一起落成啟用,初時只佔用華富邨華樂樓下層單位,直至1969年底現址獨立校舍正式落成才遷入使用。當海怡寶血小學現時鄰近海怡半島鴨脷洲橋道的校址落成,華富邨寶血小學的上午校即遷入,改以全日制的形式上課,並更名海怡寶血小學。
海怡寶血小學的原址為鴨脷洲西面山邊海旁的位置,後在1965年開始填平,建設在1968至1989年間運作的鴨脷洲發電廠,學校現時的範圍是昔日發電廠與油庫及鴨脷洲邨交界的位置。而現時與學校為鄰的海怡半島,即在發電廠停產後的1991至1995年間分批落成,而學校可說是該重建計劃範圍內最後完成的一組建築物。
近年,海怡寶血小學多於每年的學期初及一月,分別以開放日及嘉年華的名義舉行開放日。在學期初的一次開放日,以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為對象,供他們在選校之時能預先報名參與。活動內容通常分為兩個部份,首先是禮堂內的講座及表演,內容主要是介紹學校、小一選校、家長訪問,及如合唱團、中國舞及話劇等的學生表演。其次是在校園內的參觀及課室活動,供參加者在校內不同的特別室中,參與相關的興趣活動及工作坊。
另外,海怡寶血小學在1月以不同的主題舉行嘉年華,讓有興趣參與的家長及其子女,其親友及公眾人士可以自由到場參與。嘉年華在地下的內外操場,安排了不少有獎遊戲及美食攤位,教職員及家長等亦有捐贈物資予學校義賣。學校舉行嘉年華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生活體驗,同時提升他們的親子關係,亦有為學校的基金作籌款。◇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