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今早(13日)在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上引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稱,香港不應該只是隱世的「世外桃源」,而要加強對外宣傳,整個社會一起努力,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認識香港的特色,吸引更多遊客訪港。
今日答問會其中一節討論「弘揚中華文化推動文旅融合」,立法會議員各出奇謀。選舉委員會界別陳永光建議,考慮充份善用中醫藥文化資源,開創香港旅遊新一頁;金融界陳振英建議,通過一些沉浸式演藝劇目,向遊客展現「東方之珠」的各種特色;陳勇建議,發展以抗戰歷史為主題的紅色旅遊,以海洋、海港、離島環境為主題的藍色旅遊,又稱只靠一個政策局可能未必足夠,不只是「無處不旅遊」,而是「無局不旅遊」;張欣宇建議發展「交通文化」,能吸引不少大灣區「交通迷」參與。
李家超表示,聽完不同議員的建議之後,令他聯想到中學時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那個漁夫在迷路時去到世外桃源,但離開之後想再去,已經不知道在哪裏,無法再去。
李家超形容,香港是一個「桃花源」,有很多特色旅遊路線,但不可讓香港成為《桃花源記》之中的隱世地方。他強調對外宣傳很重要,要讓所有人都認識香港的特色,香港亦要發展不同方面的「桃花源」。
他又稱,維港可能最具吸引力,關於如何實現沉浸式體驗,他曾與一些概念提倡者進行過討論,有人建議在維多利亞港找一個合適的時間,讓一些東西在維多利亞港升上來。他形容這種概念震撼,但可行性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強調,政府只有「搭台作用」,可在政策、資金上支持,但「桃花源有幾多桃花」,需要社會每位市民和業界一起創造,「政府是搭台、寫劇本,演好戲當然是所有演員。人氣必須變財氣,財氣要靠社會、商業人才、作業者,政府是官員來,我不准官員從商,因為從商智慧一定在民間。」
《桃花源記》由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所寫,描述一位漁夫在迷路時突然發現一片桃花林和一個隱世樂土。當地人和諧共處,過著簡單而快樂的生活。他們的祖先為了避免秦朝的混亂,而選擇在這裏隱居。漁夫在這裏待了幾天然後離開,並向政府報告他的發現。但是,當人們試圖尋找桃花源時,卻無法找到路。從那時起,再也沒有人去過桃花源。@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