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預算案,因為財政結構深陷危機,財爺不能再將問題歸咎疫情,因此公共財政惡化已經到了難以掩飾的地步。去年陳茂波企圖以「追趕式增長」刻意誇大經濟增幅來掩飾財政赤字,好聽一點是「財技」,實質就是「造數」意圖填補財赤。但經濟一年下來卻未有因為復常出現歐美的Big Bang 爆炸式增長,全年GDP僅有3.2%增幅,更不應忽略於2022年本港經濟深度收縮了3.5%,因此今年的預算案已經不能再「遮遮掩掩」,只能以借貸手段企圖掩飾財赤問題,但恐怕不出3、4年時間公共財政就會深陷危機。 

過去一星期不論在評論界及經濟學界,我認為在討論政府加大借貸時候均未能聚焦一個關鍵:政府如何界定借貸的合適水平?是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還是為基建投資設定一個上限?更重要是當政府的借貸收入未足以償還本金及利息時,應是收縮貸款還是再加大貸款規模,變成日後要「以債冚債」? 

盡管陳茂波不願承認,但正如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出,本港已陷結構性財赤,陳茂波非但未有提出財政及稅務改革,反而只懂透過加大發債規模,計劃在未來5年,每年發債約950億至1,350億元,主要用於推動北部都會區及其它基建項目,而預計在2024/25年度至2028/29年度期間, 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介乎約百分之9至13。 

根據預算案的預測(圖表一),下年度(2024/25)政府的財赤可以由今年的過千億收窄至赤字480億,全因計入債券發行額1,200億元的變入,如果未計入有關數字,赤字實際將高達1,438億元。而之後兩年亦是透過發債收入,令財政預算出現63億及328億盈餘,但如果扣除這筆「借來的收入」,實際仍是出現綜合赤字838億及472億,換言之將是連續5年錄的財赤,而政府卻只懂靠財技將問題掩飾。

坊間財務公司有一個廣告口號「還得到先好借」,這對特區政府來說一樣適用。因為有借就有還,除了每年有發債取得收入(圖二),政府還需每年償還早前的發債款項,下年度本金連同利息就需還款242億元,其後4個年度每年還款金額逐年遞增,由448億元增至1,078億元,至2028/29年度所需還款額更將多於發債收入,出現了負128億元現金流。 

截至今年1月,政府債項有1,878億元,由於未有詳細劃分每年償還債券部分幾多是本金幾多是利息,外界未能掌握實際財務負擔。財庫局只是表示,2024/25年度利息支出只佔GDP的0.3%,約90億元,對公共財政影響「相當輕微」,但這只是淡化有關問題,以去年作零售用途的銀色債券,息率已經提升至5厘水平,顯然見到是隨着政府增加發債,利息支出也會增加,作基建的投資回報能否高於付息水平,特區政府應公開向市民交待。 

政府債券計劃在2009年經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當時按照《借款條例》第三條規定,借入最高未償還本金總額不超過1,000億元。立法會於2013年將政府債券計劃借款上限提高至2,000億元,及後又於進一步提高至3,000億元。按今年財政預算案規劃,綠色債券及基建債券借款上限最新定為5,000億元,意即特區政府在15年之間的借貸額度增加4倍(現時實際的借款已超過原本的上限3,000億元)。

但這個5,000億的界線是否真的是一個上限?翻查去年的預算案(圖三),本來預計到2025/26年度,政府發債僅是332億,但今年預算已經升至1,350億,是去年估計的3倍,之後兩年亦提高了1.6倍。而據去年陳茂波在預算案提到政府借貸比率只會佔GDP一成,但今年又改口稱會提高至最多13%,可見在沒有制衡下陳茂波的心態是「有得借盡借」,未來的借貸規模及比率不難出現每年逐步提高,而市民完全無法作出監察及限制。 

陳茂波在電台聯播烽煙節目中被市民質疑:「(發債)幾年後要還㗎嘛,到其時你都唔做啦,邊個收拾呢個爛攤子?」顯然市民其實相當清楚政府已經失去制衡,有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陳茂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給予36.7分,較過去兩年為低,滿意率只有18%,不滿率則逾五成,主要是指預算案欠長遠規劃。 

政府發債投資未來的重點之一是北部都會區,當中必然牽涉地產發展,如果最終樓市未有如政府估計出現復甦,樓價繼續尋底,地產商參與投地興趣必然減少,到時地皮流標整個「大白象」工程就必然由庫房孭起,即是由全數香港人「埋單」。 

還有盡管政府強調,現時的發債並不包括交椅洲人工島融資,但由於這項填海工程只是延遲而非擱置,如兩、3年重新推行「明日大嶼」,如無意外亦要發債融資,到時政府發債投資得不到應有回報,負債過重的風險有機會增加,但陳茂波第二屆財爺任期亦會屆滿,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爛攤子就留比下一任及全部香港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