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京城街市上,有一家名叫「信成」的客店,客人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這天,一位衣著簡陋的老人,走進了客店。只見他神色有些著急,一進門就說,要找一個山西商人。接著他找到了那商人的隨身僕人,對僕人說:「我想找你家主人。」但那僕人卻完全不理會,也不替老人通報。老人無奈,只好等在門口。
老頭口中的「山西商人」,前不久才住進「信成」客店。這位商人衣著華麗,從山西來到京城,隨身帶著僕從,連馬匹都很華麗。他準備按照朝廷規定的章程捐款,謀得一份官職。
不久後,山西商人出現了,但商人一見老人,卻露出冷漠的神情。商人讓人給老人端上一杯熱茶,不過老人飲完了茶,也沒見商人問候自己。
這時,老人低下了頭,緩緩地說,懇求商人幫助他回鄉。
原來,這山西商人本是個窮困的小子,而當年老人可是個官員,老人憐惜年輕人,就不斷地接濟他,年輕人才得以有口飯吃,就這樣持續了十多年。
後來年輕人拿著老人資助的一百兩銀子,經商做買賣,慢慢地累積了財富,才成為今日的富人。而老人卻因罷官又流落京城,陷入困境。前不久,得知商人來到京城,老人開心不已,他心想終於等到重新生活的機會了。
老人剛說完,商人卻一臉惱怒地說,「我捐官的款項都還不夠,哪有能力再幫助你啊!」
老人驚訝地張大了眼看著商人,默默無語,一會兒後,老人悲憤地對著客店裏的客人,述說自己周濟商人的過往。老人說,只希望商人能將以前資助的一百兩,回報自己,他得以稍稍地還點債務後,返回家園,自己並沒有其它過份的奢望。
「我罷官流落他鄉,就是想請你幫助我這副老骨頭,回到家鄉就足矣了。」悲從中來的老人,傷心地哭了起來。原本人聲鼎沸的客店,瞬間也變得鴉雀無聲。
眾人望著老人,不由得同情起老人來。「是啊,應該幫老人回鄉啊。」「老人多可憐啊!」「先讓老人回鄉,再存錢捐官才對啊!」
這時,一位頗具仙風道骨的人,站了出來,問商人說:「確有此事嗎?」這人自稱姓楊,來自江西。
「這事確實是有的,但很遺憾,我的能力還不能報答他。」商人紅著臉說。
楊某想了想說:「你就要做官了,不用擔心借不到錢。如果有人願意借您一百兩銀子,一年內償還,不起一分一毫的利息,您願意用這筆錢來回報老人嗎?」
商人遲疑了一下,然後勉強地說:「是的,我願意。」
「那請您寫個借據,這一百兩就由我借給你吧。」楊某說。
眾目睽睽下,商人只好拿來紙筆,寫下了借據交給楊某。
楊某隨即拿出一個破舊的箱子,打開箱子後,從裏面拿出了一百兩銀子。接下銀子的商人,又不情願地交給了老人。
接著楊某安排了一桌酒席,讓老人食用,還要商人作陪。老人吃得開心,但商人卻草草地陪伴老人直到散席,老人道謝離去,幾天後楊某也離開,不知去向了。
一天,那山西商人盤點自己的箱子,一一打開後,卻發現其中一個箱子裏少了一百兩銀子,但箱子上的扣鎖和封條卻一切如常,絲毫沒有被打開的痕跡。接著商人又發現,箱子裏還少了一件背心,卻多了一張當票,上面註明:兩千文。
咦?!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楊某是個身懷法術的術士。人說「路見不平,拔劍相助」,楊某憐憫老人的遭遇,就出手施了個法術,戲弄商人,幫助了老人。
老人收到的一百兩,其實是從商人的箱子裏拿出來的;而招待老人的酒席,是典當商人的背心付的錢。但這位江西術士楊某是如何辦到的?就無人知曉了。
這事傳開後,客店裏的客人都暗暗稱快。而自感慚愧的商人,也搬走不知去向了。
常言道「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受人恩德,必將竭力報答恩情,更何況恩人陷入了困境,豈能撒手不管?幸好老人有了楊某的出手相助,翻轉了結局。#
事據《閱微草堂筆記》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