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節力是指為了達成目標,自己制定計劃,並且能夠克服外界的妨礙因素,調節自己的情緒付諸行動的能力。俄羅斯的心理學家李夫維高斯基認為,自我調節力是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目標且能集中注意力、持續行動的能力。

簡而言之,自我調節力就是根據情況調節情緒,適應世界的能力。從小具備自我調節力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也能持續學習和發展。那麼具備自我調節力的孩子在4至7歲期間會是甚麼樣子呢?

一個孩子在畫畫,另一個孩子走過來提議一起玩球。孩子想了想,回答說:「我想先畫完畫再玩球。你先去玩別的玩具,等我一下好嗎?」

這個孩子沒有停下畫筆,還教朋友先去玩別的玩具等自己,控制了周圍的情況。當然,在說出這句話以前,孩子也猶豫了一下。在想要達成畫完畫的目標以前,出現了妨礙自己的因素,而且這個妨礙因素很誘人,但孩子沒有動搖目標。孩子想了想如何可以做到這兩件事,既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標,同時又能和朋友玩球。由此可見,這個孩子具備了控制周圍狀況的能力。

這個孩子發揮自我調節力的過程如下:

第一,自我調節是設定目標,找出能夠實現目標的方法並付之行動。

第二,自我調節是調節情緒,調節情緒與控制想法緊密相連。

由此可見,自我調節力是指調節情緒和想法,進而左右行動,能夠在社會狀況下調節身心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為了目標延遲滿足,即使沒有外部因素影響也可以持續行動。自我調節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最終會成為提高認知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影響學業和社交的重要能力。

學者們將「認知調節、情感調節、行動調節、動機調節」定義為構成自我認知能力的四大要素。調節自己的情緒,且在眾多的想法中做出明智的選擇,與此同時做出正確的行動,並對該行動做出評價。調節對於學習的負面情緒,整理出學習的目的和動機,以及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然後以此為基礎付出行動。經歷這樣的過程以後,可以確認:不具備自我調節力的孩子,肯定會在情緒、認知和行動上遇到困難。

4至7歲的孩子開始學習時,比起思考選擇甚麼教具、使用甚麼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具備自我調節力。

──摘自:《高EQ小學霸的卓越學習法:啟蒙4~7歲孩子黃金成長期的75種實踐法》大樹林出版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