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當孩子說「等一下」、「我不要」、「為甚麼」。

以下是在教養上,遇到孩子的挑戰語言時,我認為親子間可以各退一步的做法。

狀況一:當小孩說「等一下」時

孩子其實很沒有時間概念,所以孩子動作拖拉慢,有時他覺得並沒有讓你等很久,所以就用這句話來搪塞。另外,其實我們在教養中,也常常跟孩子說「等一下」,結果卻讓孩子等很久,這也是讓孩子時間概念更模糊的做法,孩子會模仿學習起來。

爸媽可以這樣回應:

「我已經給了一次機會,再等最後三十秒就不等了,我一定說到做到。」

狀況二:當小孩說「我不要」時

自從六、七年前我開始在網絡上回答教養問題起,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兩歲這個「不要不要」的年紀。我們家的老二,之前也正處於這個年紀,最近這幾個月看到網絡上家長們的問題,都不禁會心一笑,怎麼全天下的兩歲小孩都差不多啊!

老是說「不要」、明明會的事情也故意耍賴要人幫忙、說了不可以做的事情偏要去做、動不動就用哭鬧的、一直都在討抱抱,有時甚至賴在地上……。沒辦法,這是孩子心智成熟的必經過程,他們想要宣示自己的獨立性,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挑戰大人,達不到目的便以哭鬧方式宣洩溝通,企圖挑戰成功。

這樣的情緒行為表現會持續多久、強度有多強,端看大人們的教養態度正不正確了。

前陣子,只要不順老二的意,他便是用大哭尖叫的方式,接著就是吵著要抱抱,我和太太的處理方式都是冷靜地告訴孩子:「你不哭,哭完了才有抱,哭就沒有抱。」接著大人就是去做自己的事,並偶爾提醒孩子:「不哭就來抱,哭完了嗎?」不禁止孩子哭,是我覺得很重要的教養原則。

如果不是生理的其它原因(例如:肚子餓、想睡覺……),往三歲邁進,孩子哭鬧的強度和時間很快就逐日減少。以前我家孩子在阿公阿嬤家,白天哭鬧行為沒有減緩,因為阿嬤認為孩子哭太久不好,所以都會屈服及順從。

看過我們的堅持有了一些效果,老一輩雖然也想下定決心改變教養方法,但孩子是聰明的,他們會想:「以前用哭的有用,怎麼現在會不能對付你。」於是就哭得更激烈一些,就這樣,又讓長輩們陷入另一個深淵了。

但這種情況並非無解。大家仔細想想就能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孩子漸進操弄的情緒,都是在找觀眾,一場戲如果沒了觀眾,演員也演不下去了。所以,我建議如果你發現孩子就是在針對你,離開戰場或換手,有時是不錯的方法。

爸媽可以這樣回應:

「我有聽到你說不要,但大哭尖叫的方式,我無法知道你要甚麼,我可以等你好好說,但我無法接受你亂生氣的不要。」

狀況三:當小孩說「為甚麼?」時

曾經有個孩子當面對著媽媽說:「為甚麼我要聽妳的?」、「為甚麼妳可以,我不行?」這種挑戰叛逆的語言,讓爸媽急著跳腳,覺得好難教。其實對於這些在測試大人底限的話語,我們真該想一想及冷靜後再回答。

因為如果你氣急敗壞地回答:「因為你是小孩,再沒大沒小我就修理你!」一點說服力都沒有,而且把火山口堵住,下次絕對有更大的爆發。

但如果心平氣和地回答:「我們來想想,這是共同訂過的規定,並沒有針對你,你可以繼續說。」這樣的提醒,才能刺激孩子思考,讓他從表達裏,知道自己說的是歪理。

爸媽可以這樣回應:

「這是我們共同的規定,大家都要遵守,很公平。你可以問為甚麼,但我只回答一次,之後你就要自己想想看。」

面對挑戰語言時該如何教

可以忽略,但不能冷漠。

其實處理「麻煩的兩歲」,大人堅定一致的教養態度最重要,清楚地訂出規矩且遵守,孩子才有所適從。

如果爸媽們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會讓孩子更自我,讓孩子動不動就拿情緒來當武器,這樣反而容易養出沒禮貌、沒同理心的孩子。當孩子真的哭鬧得很嚴重,「隔離懲罰」對小小孩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我們家的阿嬤現在也會在孩子哭鬧嚴重時帶孩子到房間哭,清楚地告訴孩子:「要哭就在房間哭,哭完我們再出來吧!」下次孩子又哭時,只需要提醒孩子要去房間哭嗎?孩子很快就會停止,耍賴的行為也逐漸減少。

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最忌諱使用暴力,這個年紀的孩子甚麼都會,你情緒化,他只會更情緒化,以後一生氣,動作可能就出現了。雖然孩子每隔一陣子可能就又有新招來挑戰大人,像我太太就覺得好像每天都在和孩子鬥智,不過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樂趣呢?

另外,兩歲的孩子身體活動量比起一歲,增加相當的多,是需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的。每天至少半小時的跑跑跳跳,到戶外曬曬太陽,有助於孩子正向情緒的發展。

生活中,當孩子的行為表現有進步(例如:孩子自己脫了鞋襪等,是在證明自己獨立的行為),一定要即時讚美鼓勵孩子,不要都當成理所當然,不然孩子就會用負向的行為(如:破壞東西、打人、尖叫等),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如果你發現孩子的情緒都只演給你看,當然可以忽略他一下;但接下來如果孩子暴跳如雷,那表示孩子的訊息很想讓父母接受到,他覺得大人過度冷漠了!(待續)

本文摘編自《教養的秘密:無效管教Out,科學育兒 In,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的新世代教養術【全新作者序15萬本暢銷版】》,時報出版社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