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不上太漂亮,但不知道為了甚麼原因,總討人歡喜。我不姓馬,但喜歡「跑馬」。 出生於紫禁城帝皇之都,家道平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無難無災,考上了10里洋場魔都最令人傾羨的外語財經學院,慚愧的是,除了英語說得過去,其它外語一概「木宰羊」(閩南語,意思是不知道)。一帆風順畢業後,找不到愜意工作,去了香港。這裏給我機遇、給我眼界、給我姻緣、女兒、給我事業,讓我像鳥一樣飛翔漫無邊界,讓我愛「跑馬」。愛國本當然,希望國家會更好;這裏住了30年,非常喜歡香港,香港是我家呀!以前經常去內地「跑馬」,順便看父母,現在父母都不在了,也很久沒有回去了。我還擁有香港特區護照,詩人說:

「為甚麼我的眼裏長含淚水 ?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獨生女兒在香港土生土長,做母親的自私,2016年攆(趕)她到美國東岸就讀最不便宜的大學,算是圓母親年輕時的夢。我大學畢業後,本打算到美國研讀,申請不到獎學金,家裏沒錢,就去了香港。陪讀的日子,每天徜徘《波士頓》查爾斯河畔,貪婪地呼吸《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書香咄咄的空氣;看到「跑馬」的朋友都年輕,狀態好,所以11月開始自己跑 10 公里,跑了幾次。

2017年1月1日在香港自家樓下跑了 21 公里,半馬,感覺可以應付;3月就跑了成都都江堰第一個公開半馬賽,然後7月開跑全馬。「跑馬」不到一年,索性把銀行、會計師樓工作都辭了,自己創業,時間比較彈性,不用跟公司請假,隨時出發「跑馬」。

2018年去美國一個月跑了2場馬拉松(海軍陸戰隊及紐約),2019年說是參加女兒大學的畢業禮,順便去跑了溫哥華馬拉松。

跑過新加坡、澳洲黃金海岸、紐約、華盛頓、溫哥華、柏林、博登湖三國(德國、瑞士,奧地利)、日本名古屋女子馬拉松、曼徹斯特、台北、嘉義、香港、中國大陸:北京、上海、貴陽、六盤水、昆明、普洱、雲南撫仙湖、廣州、陽江市、中山、深圳、大鵬、東莞、河源、廈門、福州、龍巖、武漢、重慶、都江堰、太原、內蒙古額濟納等等。暫時跑過 58 場馬拉松,其中46場全馬。

「跑馬」看世界,「跑馬」旅遊、馬拉松路線是那個城市的名片,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馬拉松是極限運動,每跑一場馬拉松就如同人生一樣,堅持的痛苦、成功的喜悅,我非常享受過程。「跑馬」以後身體比以前好了,年輕了,我很喜歡「跑馬」的狀態。跑馬拉松可以解壓、生活、工作、情愛的壓力。不要放棄、堅持到底,這是我做人的信念。我沒有棄賽過,即使受傷,也會堅持完賽。不想活在舒適區,喜歡挑戰自己。疫情3年,「跑馬」賽事停了,我參加線上賽、越野山賽、毅行 100 公里賽事、香港100越野賽、單車比賽、龍舟賽。

虛擬線上賽事是疫情期間推出的,最早應該是 2020 年日本名古屋女子馬拉松推出的,因為很多人之前已經報名但是由於封關,去不了日本,馬拉松組委會不退款,將選手包寄給選手,選手根據大會要求的時間在當地跑完 42 公里,將成績上傳給大會,然後大會寄獎牌及完賽服給選手。後來很多國家都推出虛擬線上賽,我參加了 3 年的倫敦馬拉松線上賽,在倫敦馬拉松網站報名,繳費,然後大會寄選手包給我,有衣服、號碼布,跟倫敦馬拉松實地賽同步,我在香港完成。大會有手機程式,可以追蹤我的成績,完賽後有獎牌及證書。在香港,我們會約3、5跑友,一起跑,也很有儀式感的。獎牌及衣服跟倫敦實地馬一樣,哈哈!所以我有這3年的倫敦馬完賽服及獎牌。記得有一次我穿了 2021 年的倫敦馬完賽服在地鐵裏,有人主動跟我打招呼,說我也參加了這年的倫敦馬,然後大家聊起來......

在香港時每星期兩次帶盲人跑步,2019 年 12 月廣州馬拉松做視障運動員領跑。我領跑視障運動員,一方面可以幫助人,另一方面自己獲益良多,我經常想:他們看不到,都可以跑步,我們有雙眼,有甚麼理由不運動呢?很多視障人士都不是天生的,有的 20 多歲,有的 30 多歲才開始慢慢看不到,我總是想,換位思考,如果自己失明瞭,也希望有人可以帶我跑步。

在香港返工時,我在跑馬地跑步;炮台山、青公、馬鞍山、沙田、大埔都很好跑,由荃灣碼頭跑到屯門碼頭正好21公里。

在香港時是母校校友會副會長,做了幾屆理事,負責校友戶外活動;在內地「跑馬」時,參加校友聯誼聚會,做演講,影響了很多校友及朋友開始跑步及「跑馬」。2022 年來到倫敦生活,不能再連任了。我參加了曼徹斯特馬拉松和香港人一起跑、倫敦半馬、倫敦 100 公里單車賽事、騎行倫敦~巴黎,倫敦~劍橋、倫敦~牛津、倫敦~布萊頓、倫敦~溫莎。每星期六都會參加公園跑(ParkRun)、星期日騎單車或者徒步,倫敦好大,跑不完,單車徑也很好,每星期都去不同的地方,很開心享受人生,希望可以在英國安家。

在倫敦一星期兩次照顧來自香港的腦退化病人,與她一起食飯、聊天、做運動,病人沒病,行得走得食得隨時隨地可以發脾氣,一秒鐘也不能離開視線;幸好是來了超過半世紀的老海鮮,人人認得。新的境遇、新的挑戰,「跑馬」人,打不倒!愛「跑馬」、單車、趴龍舟等運動外,還做義工;支援小型企業家活動,參與倫敦新年單車行大運活動籌備小組。

女兒畢業後有2年留美工作簽證,但是找不到好工作,大公司不要國際學生,所以回來香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了。我唯一的資產就是女兒,但我又不擁有女兒,她的燦爛,就是我的快樂。2021 年我的母親、她的外婆在紫禁城去世,因為世紀武漢肺炎疫情,被迫困在酒店隔離 28 日,不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我的女兒不願重蹈覆轍,女兒有 BNO 簽證,以依親身份把我攆(趕)來了倫敦。

明年計劃跑巴塞隆拿、羅馬、芝加哥等 7 場馬拉松,「跑馬」都是自費,不募捐,不眾籌。我也「不恨」做一隻鳥,寧願做一掬堅實的泥土,讓馬兒踏出一條平穩安全的坦途,也是像我這樣一個愛「跑馬」女子可以做唯一卑微的事情。◇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