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艱深的,從事法律的人熟悉法律條文,但是執法、立法、司法時是否一定正確無誤?不一定,大家都是人,都難免受到所學、所遇,環境和友儕的相互影響,都有一己固執的偏見。
一位英國友人4天前再到《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參與學術講座,題目是:前瞻中國在未來10年在國際商貿、金融和投資合約中,有關商業糾紛解決條款的演化。這個當然又和香港要鋭意成為《亞洲商業法律仲裁中心》有關,法律我識條鐵。友人一生座右銘是要比潔白更潔白,出生自「小康傳奇家庭」,是寄宿學校的領袖生,入讀英國最好的大學最嚴謹的法律學院,做了幾十年御用大律師、好幾年高等法院法官、大學客席教授,無數公職,算是國際財經商貿界的出色當行。退休後比退休前更忙碌,擔任不同國家的暫委法官、主持會議、講演、培訓律師、法官等等。四海奔馳,是人生使命感多於財富、榮寵、權力。
我弱弱一問:英國不少傳媒都勸戒英國法官不要出任香港法庭職務,他只回答半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見」。終身在《普通法》中打滾,大法官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判詞。對香港不離不棄,全因為他的妻子是一名「香港女兒」。
這邊廂《香港大學》的法律系陳文敏教授10月21日在倫敦為《香港大學校友會》英國分會主講:政治激盪中的法律定位。
30多年前陳文敏在英國深造法律時,適逢中、英為香港前途談判期間,有心人籌組「香港連繫」等組織探索香港前途,出版刊物「八千里」,那時就知道他關注憲法、政制的研究,為完善香港的法治系統用心用力。和他並不認識,反而和他同姓的另一位法律系教授師兄曾有一面詳談,那又是40多年前事,師兄還是母校法律系學生時,竟然知道有「港大文社」的存在,特地約我在「舊港大學生會」大樓二樓餐廳談台灣現代詩,入迷洛夫《石室之死亡》:
「從灰燼中摸出千種冷千種白的那隻手」「舉起便成為一炸裂的太陽」。
我們就喜愛這種「剝光」的存在。師兄教授2020年5月25日以香港為家的我們的心聲:「在去年反修例運動高潮時,我曾感覺到,香港﹝一國兩制﹞的路愈來愈窄,看不到任何出路,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但願﹝國安法事件﹞ 的危機可以成為一個轉機,在看來瀕臨失敗邊緣的﹝一國兩制﹞事業崩潰之前,力挽狂瀾。更希望曾誤入歧途的青少年能回頭是岸,回歸尊重他人權利和遵守體現社會成員共同利益的法律的正路,我相信這是以香港為家的我們的衷心盼望。」 師兄教授又搬出儒家、法家,法律可以為政權服務,法律必須服從政權。
風雨飄搖,今日陳文敏講壇,70人不多不少,港大校友男女老少來自英倫三島,有從德國大陸來,有不同族裔,講辭37頁,4個小時的內容以流利英語,滔滔不斷,濃縮1小時多完成,從英國憲法的緣起,三權分立的重要性和互相跨越的地方,法律條文語言不足之處和盲點,當然也少不了這3年來國安法的實施:指定法官,不要陪審團,嚴苛的保釋條款......司法者除了擇善固執,更加要與時俱進,開放開明不抱殘守缺。
開卷有益,與會者殷殷期待教授第二講。◇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