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處於大時代,迫使不少人思考,應該移民,還是留下。選擇移民,便要處理隨之而引起的種種經濟、文化、生活問題,學習適應,就像我第一次踏足歐洲便需要住下來,問題肯定不少。然而,選擇留下來,是否就代表不需要克服陌生感,重新適應?正是因為香港越來越陌生,不少人才選擇離開。

所以,我們不得不問:移民和留下,哪個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較大?

「文化衝擊」一語於1954年由Kalervo Oberg首先提出,是指身處不同國家的文化或不一樣的環境中而經受的困惑、焦慮。隨着全球化越來越興旺,衡量一個人的能力,除了智商(IQ)、情感智商(EQ)之外,還有CQ,即文化智商(cultural quotient),意指處理游走於不同文化區域進行互動的適應能力。不少書藉專門幫助外國人克服文化衝擊、提升文化智商。歷史學者魏白蒂(Betty Wei)撰寫英文著作《香港文化衝擊》,原意是幫助操英語人士儘快適應香港文化,融入本地生活。該書內容豐富,深入討論香港社會、歷史各個方面,提供生老病死種種資訊,讓外國人懂得處理如何送禮、請客、處理坐的士時引起的問題,等等。

該書對象不是香港人。然而,香港人今天若讀這本書,卻可以引發兩個衝擊。

第一,書中對香港的描述,不少已經不再適用。

例如書中有一章,題為「不是中國,地處多元」,單是這條題便可能犯了國安法。「不要以為1997年之後香港不再屬於英治,便會徹底轉變。……你也不用擔心香港的未來因被巨獸吞噬,溶為一體。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視着香港,中國在香港問題上不會違反其『一國兩制』的承諾,至少到2047年。」書中還引述布政司霍德於1993年所說,「我們要做的,是做生意。」(Hong Kong's business is business.)今天在「做生意」之外,已多了很多非常人能駕馭的條條框框。以上種種,今天讀之,已是滄海桑田。

第二,一些給老外的生活貼士,竟然適用於香港人。

「表象之下,存在着一個以傳統價值觀和偏見主導的社會。不要被香港表面的現代化誤導,要留心根深蒂固的傳統。」

「與鴉片戰爭後相比,香港華人在衣著外表和社會態度上可能已經面目全非,但由於他們在學習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現代經濟學奠基人)之前早已接受了孔子及其父母的思想灌輸,他們的思想本質上仍然是中國式的。」

書中還討論了A字膊、耍太極、小圈子關係、忠心等問題。我們驚覺,當我們以為香港理應按基本法所承諾大步踏進民主化的道路時,壓抑香港維持和進一步西化的力量,原來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結果,我們所熟悉的香港在兩三年間變得面目全非,那種陌生感仿似外國甚至更濃烈。因是之故,曾任葵青區議會副主席的張文龍最近在社交平台使用了「旅港港僑」一詞:「好似一個香港人去咗一個咁啱又叫『香港』嘅外地旅居咁。」

所以,在面對「文化衝擊」一事上,留港與離港者,其實沒有兩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