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國20個城市攜手舉辦香港三月文化節(Hong Kong March),目的係透過各種活動,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推廣香港文化,主辦單位設計了邀請卡,香港人可以送給本地朋友,藉此進行文化交流,凝聚社區力量。我應諾定咸主辦單位諾思港(HongKongNotts)邀請進行演講,考慮了上述理念,遂以「香港與英國文化關係」為題。
這是一個重要但已隱沒於紅塵的話題。全球文化美國化,港人尤好日本文化,連香港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也以「中、外文化的共存與相互影響」一句輕輕帶過,矮化殖民宗主國對香港的文化影響。英國文化買少見少,連殖民地風格的建築也所剩無幾。你看香港的中環與上海的外灘的建築,後者更像殖民地。
換言之,今時今日,英國對香港的文化影響,不在物質文化,而在非物質層面。
英語和英語教育最為明顯。兩岸三地,只有香港以中英雙語為法定語言,也只有香港從幼稚園開始便要學習英語。戰後發展出來的心態是:在香港讀書,要入好學校,而好學校就是英文學校,中文學校永遠給人感覺次人一等。為了「糾正」這個現象,考評局發成績單不會注明所選考試語言,教育亦嚴控英文學校數量。然而,國安法通過後,英語教育有了新的意義:提高英語水平,讀不會洗腦的書。
換言之,學好英文不單是英國留給香港的文化資產,更是一種抗爭手段。
連建制派重量級人馬曾鈺成也說:「掌握多一種語言,是深具價值的資產。眾多語言之中,英文至為重要:英文仍是當今最強勢的語言。英文好,就可以讀到好多好書。」
英國文化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公平的遊戲規則(fair play)。一切按規則做事,不以政治立場決定成敗,更不會把人鬥死鬥臭。香港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為曾鈺成的書作序曰:「在大學裏教我歷史的是一位傑出的專治英國內戰的馬克思主義史家、共產黨員,那時我學到的一件事是,生活中與人發生意見分歧時,不一定要變成吵架。」
大量港人離港,表面上是因為國安法下香港大變無法忍受,但從文化層面看,其實是英國在香港百多年來建立的規章制度大肆破壞,港人對fair play的重視遠高於對中國的認同,因而出現移民潮。
英國文化最入屋的,可能是李派林喼汁。李和派林是19世紀初英國中部兩位化學家,應一名貴族要求,嘗試製作一款醬汁,讓貴族能夠回味他旅遊印度孟加拉時品嚐的美食,可是造出來的醬汁不是他那杯茶,遂作罷。幾個月後,兩位化學家需處理醬桶,發現醬汁已完全發酵,異常美味,遂成為今天我們所喜愛的喼汁。
以後每次用它點山竹牛肉、春卷、烹調豬扒時,不妨想想以上英倫故事,鼓勵自己,任何好事,尤其是在艱苦時候,都需要時間沉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