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財爺提出要搞活香港經濟,於是想出絕世好橋,搞夜市﹗其實香港人不會說「行夜市」的,我們去台灣才會說「夜市」,在香港,我們有花市有街市但很少說「行夜市」。準確用語,可能是「掃街」、「宵夜」、「大笪地」、「大排檔」,或者「夜生活」、「出夜街」。
問題來了,財爺要搞夜市,即是說,上述的活動,已經不再存在?即是說,香港人已經無得掃街、無地方宵夜、無得踎大排檔、無夜生活無夜街出,沒有大笪地,只有笪落地。
為何如此?而夜市,是答案嗎?
網民戲謔,掃街必備的流動小販被趕盡殺絕,大排檔又逐漸消失,酒吧在疫情期間又放蛇又掃蕩都苟延殘喘,即是說,好好的夜生活,早就人為消滅。今又要復活,玩咩?
再者,這也是香港政府「求仁得仁」啊?特區政府官員首要任務,就是唱好大灣區,鼓勵香港北上就業;各大黨媒口徑一致,都是推出「深圳食賣玩全攻略」,營造香港人就是要北上消費的大環境。流行一時的「在香港消費要交智商稅」(即覺得只有無智商的人才會留在香港消費)也是抬舉深圳而貶低香港。鄧炳強李家超在內地特別大灣區是落力演出、瞓身推介當地美食;反觀香港店鋪,難得特首出巡,卻對著結業店舖說一句「生意好啊」,攞景贈慶?
當你的政治任務就是鼓勵香港人北上的話,今天香港人真的瘋狂北上買深圳水蜜桃食蟹粥,政府應該開心才對,求仁得仁啊﹗為何又要想搞夜市經濟呢?
更重要一點,夜市應該是一個城市的調節劑,因為夜市的服務,應該是和大商場大餐廳的消費走不同路線,互補不足。有經濟能力的便去商場餐廳嘆冷氣慢慢享受美食,荷包緊一點的時候便到夜市街邊圍爐飯聚。一個正在發展的城市,應該是餐廳商場精緻飲食比重愈來愈多,反觀當一個地方經濟萎縮,才會加強夜市地攤的發展。就像中國的山東淄博燒烤熱潮,是不會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全民富裕的時候發生的。
這樣一來,香港不再強調金融中心美食天堂五星級餐飲,反而是鼓勵最大眾化的「夜市經濟」,那下一步,是否要鼓勵大家「穿膠花」,真的由國際金融中心倒後行回,小漁村的發展路線嗎?◇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