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新香港流行的一個全新概念﹕「離開香港的是移民,留在香港的也是移民」。第一次聽,覺得好像有點矛盾,離開自己地方去他鄉當然是移民,留在自己城市,怎能也叫移民呢?

後來朋友解釋,再結合當今香港形勢變化,這才明白﹕留下來的果然也是移民。

移民的定義,就是離開原居地,去到異地,一個陌生地方。然後你看到的都是新鮮臉孔,或者種族膚色都和原居地有異,視覺衝擊。聽覺上,也聽不到自己熟悉的原居地語言,全都是新地方的語言。生活習慣,也是全然不同,法規民風食物,都需要移民去適應配合。這是「離開的人」的移民感覺。

為甚麼留在香港的人,也有「移民」的感覺呢?

據香港在地人所觀察,鬧市行街,環繞耳邊的都是「普通話」,而且不像以往只在遊客區,現在因為內地旅客喜歡「深度遊」,公屋也是他們打咭勝地,普通人光顧的茶記都是遊客必到之處。也就是說,香港人是全方位在任何角落都可以聽到普通話的聲音,而不是只影響傳統的遊客區。還有一點,便是愈來愈多「專才人才高才」做港漂,在香港生活。還有,學校也多了內地來港的學生,據說穿校服在街上走過的學生哥,都是說普通話。於是,本地香港人突然發覺,一天睜開眼,走在街頭,是一條街的人都在說普通話啊﹗這和一個移民去到外地有何分別?

作為移民,你要適應新環境,別人的法律程序,都要好好學習,不要老是和過去原居地方做比較。

今天新香港情況也是如此,一條國安法,徹底令香港進入新的司法領域,許多意想不到的活動在今天香港也有可能犯法。譬如警察到書店的新書發布現場調查國安犯罪活動,這種事情在舊香港怎可能發生?

政客的表現也是令舊香港人無法適應,覺得自己進入了全新的領域。清一色愛國者,他們的特點就是只是愛國。於是我們看到許多議題的「新嘗試」,例如不停穿著華服去推廣中華文化而不理自己是否穿得好看,或者覺得只要增加產假就能讓香港人有信心孕育下一代。噢對了,還有議員要求向適齡婦女發放「赴日警告訊息」,以示香港對日本核廢水的態度和祖國一致。但最爆炸當然是張宇人的爺孫蘭桂坊劈酒振興夜市經濟。所有這一切,都完全顛覆香港過去的議事文化。還記得以前反對派議員被譏諷只懂做SHOW和只懂反對,但兩相對比,抬棺材擲香蕉,和穿華服擺地攤夜市,還真說不出誰比誰高貴啊?

還有數不清的借錢黨、乞錢黨,簡體字條取替原本的繁體字招牌,在在都在說出新香港故事,你說舊香港人是否要慢慢適應新形勢新文化?

即使你完全不理會政治,單是香港夜晚9點熄燈,要政府「呼籲」商家「開夜D」,你簡直不能相信這是香港,這麼早便收工,我們是在歐洲嗎?

香港的朋友說,愈來愈不想出街,因為覺得整個氣場變化很大,沒有了以往在香港生活的感覺。太多人說普通話令他覺得自己反而變成異類,自己才是作客,新香港人才是原居民。

當大家不停說「唔認得香港」,原來是我們所有香港人都移民了,我在台灣,你在英國,他們在,新香港。移民的朋友,我們一起適應,努力融入吧……如果你們真想融入的話。◇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