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倚聲」,前身是民間小調,萌芽於隋唐之際,興盛於晚唐五代而極盛於宋,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為唐宋時代的樂府詩,供宮廷或民間演唱。

詞牌,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份樂曲的原名,數目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

詞牌大致有六種來源:

1. 來自邊地曲調或域外音樂。
2. 來自大陸民間的曲調。
3. 樂工歌伎們自己創製的曲調。
4. 國家音樂機構創製的曲調。
5. 文人創作的曲子。
6. 摘自大曲、古曲。

詞牌來源較為廣泛,所以詞牌名的意思也很複雜。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一些詞牌的命名往往有各自出處和歷史掌故,但其內容多數已與詞牌意義無關,且大多數詞牌名也已無法弄清其來歷。

【念奴嬌】

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伎,其唱腔音調高亢婉轉,且長得花容月貌,據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眼色媚人》載其「善歌唱……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

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果然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轉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鴛鴦戲水。玄宗龍顏大悅,遂將此曲定名為「念奴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流傳千古,首句為「大江東去」,末句為「一樽還酹江月」,故「念奴嬌」又名「大江東去」或「酹江月」。

【雨霖鈴】

唐朝官府設有教坊,彙集樂曲,據記載有300多個曲調,史稱「教坊曲」。「教坊曲」約有半數成為後來的詞調。「雨霖鈴」一作「雨淋鈴」,即唐教坊曲之一。據說這一詞牌的產生與唐玄宗有關。

據宋人王灼的詞曲評論筆記《碧雞漫志》載,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出逃,在馬嵬坡迫於形勢,將楊玉環賜死。後在霖雨連綿之夜,玄宗車行於蜀中棧道之上,馬鈴和著瀟瀟雨聲,更添寥落與淒慘。他想自己身為一國之君,連妃子都保護不了,不覺悲從中來,口出「雨淋鈴」三字。後來命教坊「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記恨焉」,並叫伶人張野狐吹奏,從此流傳於世。

【踏莎行】

「踏莎行」詞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踏莎行,原指春天於郊野踏青。據說,北宋名臣寇準暮春之日和友人們去郊外踏青,想起唐代詩人韓翃「眾草穿沙芳色齊,踏莎行草過春溪」之句,於是作新詞,名為「踏莎行」。「踏莎行」中「莎」字讀suō,指莎草,亦稱「香附子」,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菩薩蠻】

「菩薩蠻」原是古代羅摩國(今緬甸境內)的樂曲,唐玄宗時經漢族樂工改製而成為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

《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因此,教坊的樂師就藉景生情譜成《菩薩蠻曲》供人們歌唱。

【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種花,夏初盛開,色彩豔麗。相傳虞美人花與美人虞姬有關。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聽四面楚歌,自知難以突出重圍,便勸所愛虞姬另尋生路。虞姬執意追隨,拔劍自刎,香銷玉殞。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了一種鮮紅的花,後人把這種花稱作「虞美人」。

後人欽佩美人虞姬節烈可嘉,創製詞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曲名,訴衷腸。「虞美人」因以為名,逐漸演化為詞牌名。

圖為清 馬元馭《花卉冊.蜂蝶虞美人》。(公有領域)
圖為清 馬元馭《花卉冊.蜂蝶虞美人》。(公有領域)

【賀新郎】

「賀新郎」最初名字為「賀新涼」,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清代《古今詞話》記載了這個詞牌的來歷:「東坡守杭州,湖中宴會,有官妓秀蘭後至,問其故,以結髮沐浴忽覺睏倦對,座客頗恚恨」。秀蘭受責怪後,於酒席上摘石榴花獻在座諸賓,未曾想更激怒了賓客。

蘇軾為此賦「賀新涼」一闋,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也。秀蘭歌之,眾人始息怒而樂。後來將「涼」字誤作「郎」字。以「賀新郎」為詞牌的詞大多聲情沉鬱蒼涼,感傷悲憤。

【浣溪紗】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宋代詞人晏殊的《浣溪紗‧一曲新詞》。

詞牌「浣溪紗」典出「西施浣紗」,取自西施在浙江紹興的若耶溪浣紗的故事。西施是春秋末越國的浣紗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動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魚兒看見倒影,忘了游水,漸漸沉到河底。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是陸游的詞《釵頭鳳》中的名句。《釵頭鳳‧紅酥手》的創作,有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琬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琬,逼不得已二人只好分離。

多年後的一天,陸游春遊沈園,與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園壁間」。該詞飽含悵惘與悲痛,數百年來感動了無數讀者,成為宋詞中的經典。

但據考證,「釵頭鳳」詞調是根據五代無名氏《擷芳詞》改易而成。因《擷芳詞》中原有「都如夢,何曾共,可憐孤似釵頭鳳」之句,故取名「釵頭鳳」。陸游用「釵頭鳳」大約有兩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與唐氏仳離之後,「可憐孤似釵頭鳳」;二是指仳離之前的往事「都如夢」,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不過,自陸游之後,這一詞牌才為文人廣泛採用,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沁園春】

「沁園春」詞牌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東漢明帝劉莊第五個女兒劉致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縣興建一座園林,其奢華為當時園林之最,史稱沁水公主園,簡稱沁園。當時的大將軍竇憲依仗其妹竇皇后的權勢,以低價奪取沁園,公主害怕,不敢計較。

後來漢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竇憲罪,竇憲退出沁園,但從此再不得重用。後世泛稱公主的園林為「沁園」。後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因而得名「沁園春」。

【鵲橋仙】

關於「鵲橋仙」這一詞牌名的由來,一說因北宋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以上說法都表明了這一詞牌與「鵲橋相會」的傳說有關。

古時關於「鵲橋」的傳說,以東漢應劭《風俗通》中「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為最早。至唐時,民間傳說更為普遍,詩人多有吟詠。該調當於此際產生。

頤和園長廊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頤和園長廊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水調歌頭】

據《隋唐嘉話》載,隋煬帝在開鑿大運河時,曾製《水調歌》,唐代發展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大曲都由幾個樂章組成,「歌頭」即是開頭一段。《水調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份,「歌頭」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遊」等。

【蘇幕遮】

據考證,「蘇幕遮」詞牌原本是指從古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傳來的「渾脫」舞曲。「渾脫」是「囊袋」的意思。據說,跳舞時舞者用油囊裝水,互相潑灑,唐人稱之為「潑寒胡戲」。表演者為了不使冷水澆到頭上、臉上,就戴上一種塗了油的帽子,高昌語叫「蘇幕遮」,因而樂曲和後來依曲填出的詞就被稱為「蘇幕遮」了。

【憶秦娥】

相傳,李白以「憶秦娥」詞牌首製《憶秦娥‧簫聲咽》一詞,因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

「秦娥」本指古代秦國的女子弄玉。傳說她是秦穆公的女兒,愛吹蕭,嫁給仙人蕭史,在李白的詞中指的是一個秦地(今陝西一帶)女子。寫她自從愛人出了遠門,她夜裏睡不安穩,春天望到秋天,一年年下去,總是音信杳然。在失望、痛苦中無論甚麼好景致,她都感到一派淒涼。

【揚州慢】

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冬至日,姜夔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爭洗劫後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為吟詠,為寄託對揚州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破的哀思,姜夔自製《揚州慢》曲來抒發「黍離之悲」。「揚州慢」詞牌因此而得名。#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