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五月,竟然還有兩個樂壇頒獎禮接連舉辦。以前,我們常說需要化繁為簡,把舊制推倒,只搞一個真真正正具備公信力的樂壇頒獎禮,才有意義。時機已過了,在極端碎化片的今天,兩間電視台加三個電台加埋無數網絡平台各有各搞,也不足夠包羅所有聲音。

在ViuTV舉辦《Chill Club頒獎典禮》的當晚,無綫播出《中年好聲音》,看上去好像以卵擊石?換個角度,它反映觀眾口味碎片化的程度,有幾強勁。在譚詠麟大戰張國榮的年代,在四大天王稱霸的年代,甚至在陳奕迅最紅的年代,大概可以一口咬定主流樂壇只得一個。試想像,當無綫在頒發十大金曲的時候,亞視搞個歌唱節目出來迎戰?跟送死是沒有分別。

陳奕迅慢慢退下來後,好像所有事件的發生也為打碎所謂主流樂壇而鋪路。先有無綫自恃收視高企,跟四大唱片公司反目,高傲到以為可以力捧自家產品上一線。有好多年的無綫頒獎禮,大贏家是林峰,有份領獎的,是黃宗澤,得獎歌曲,是一套套電視劇主題曲。你以為還是《上海灘》或者《世間始終你好》?

參照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模式,香港兩間電視台舉辦過類似的歌唱比賽節目,或真人騷,捧出一大堆新人,曾經帶來一番新氣象。例如,吳業坤爆紅的一、兩年,的確可以打通任督二脈,由網絡紅到去大部份傳統媒體,胡鴻鈞也試過靠電視劇主題曲在商台得到重視。轉頭又打回原形,最明顯例子是周柏豪跟許廷鏗互換唱片公司後,一個成為無綫之寶,一個變身商台之友,而各自在原本的地盤消失無蹤。那種有你無我的二分法,清楚不過。

再加上社會運動爆發,有一班歌手被港台列入黑名單,被封殺後,再反封殺。看似最不牽涉商業利益的公營傳媒,背後有最多限制。以前,港台的角色似個大家長,像商台與無綫中間的一道橋樑;今天,類似功能也失去。繼續搞頒獎禮,但大部份得獎者不屑參與,除了讓李志剛有個機會說說笑話,想不出還有甚麼用途。

參照無綫的《超級巨聲》,ViuTV製作出《全民造星》,MIRROR從石頭爆出來,連手指罅漏出來的其他參賽者,也被其它唱片公司好好吸納。搞個樂壇頒獎禮,本應該最易被認可。問題是先天性一定要當無綫無到,像無綫也一定要當當年的亞視無到。只是,無綫再頹,畢竟未頹到似只靠《未來偶像爭霸戰》簽到張立基與甄楚倩的亞視(二人出道不久也轉會了)。硬生生把炎明熹拒於門外(或被炎明熹拒於門外),又實在很難說服他人《Chill Culb》跟《勁歌金曲》有原則上的分別。

然後,看到《中年好聲音》成為無綫收視皇牌,用得盡用,用到一把年紀的參賽者疲勞到暈低,我甚至覺得,像ViuTV做法,把粵語流行曲按種類分為搖滾、另類、R&B之類,未免牽強。以年齡劃分好過。10至20歲的觀眾,用TikTok投票?20至30,用IG?30至40,用Facebook?去到60以上,可以主打郵寄。獎項多了,分豬肉既容易,又合理。何況,不用擔心的,我懷疑在大叔大媽界別,還是姜濤最受歡迎,不會敗給吳大強。◇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