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以寫稿時計)有環保團體讀者告訴我,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即所謂「明日大嶼」——的公眾諮詢期,原來在本月31日結束,前天綠色和平與三位民間專家,為此召開記者會,發表了一份題為「明日大嶼廿質問」的意見書,質疑填海方案的成效及造價。
老實說,我孤陋寡聞,根本不知道有甚麼「公眾諮詢」,遑論它將在5日後到期。之前也不見有多少人討論,我想,不管是留港抑或海外香港人,見證了幾年來香港的滄桑變化後,早就對「明日大嶼」這種議題心淡了,就算腦中有千百個反對理由,也寧願慳返啖氣暖肚。
看了綠色和平的新聞稿,環保團體和幾位專家依然認真討論,很能感受到他們對香港的愛,但政府願意聆聽嗎?專家們從經濟效益、氣候危機、環保生態、城市規劃等多方面,臚列廿個反對理由。當中大多數理由,香港市民早在2018年(那年林鄭月娥公布明日大嶼計劃)聽過了,民間專家也講過了。
例如政府稱工程要花最少5,800億港元,香港方略首席研究員潘焯鴻認為是嚴重低估,因為政府沒參考近期同類工程造價,估算亦有錯漏。據他保守估計,明日大嶼造價其實近9,000億元。
氣象專家林超英則質疑政府低估人工島潛在的氣候風險,「在現時完全不知道海水上升引起各種工程需要,究竟要花幾多錢,就像『無底洞』。」莫說林超英,即使像我這類行外人,也知道水位上升的危機,我5年前也在蘋果專欄寫過了。
至於人工島對海洋生態的破壞,更舉世皆知。英國地理學家邦內特(Alastair Bonnett)在《別處:通向造島時代之路》(Elsewhere: A Journey Into Our Age Of Islands)說過,現在是「造島時代」,人工島比前人建造的建築「更大膽、更宏偉,且可能更具破壞性。」邦內特走訪過世上各大人工島,形容那是「生命的禁區」——人工島周邊水域都幾乎沒有生命。
既然反對理由早就人所共知,難道香港政府專家不知道嗎?綠色和平與本土研究社早前還發表報告,研究全球52個規模用途與「明日大嶼」相若的大型填海項目,發現其中13個填海面積達1,000公頃或以上的,有77%「爛尾」,擔心「明日大嶼」將步其後塵。
我認為不必擔心。今日香港比5年前「完善」得多,連醫院天花板也會掉下來,協助醫生測試病人夠不夠命硬,那麼本已危機四伏,在驚濤駭浪中興建的人工島,如果不爛尾陸沉,就是比實現「光xx港」更難以置信的神跡了。公眾諮詢尚餘數日結束,就更不可能有奇跡發生,令港府回心轉意。
事到如今,交椅州附近的海洋生物是死硬了,不如放送一點「正能量」,說好「明日Die魚」故事吧。記得2018年11月,仍然會行會走、鮮蹦活跳的董建華向港人說:「我可以擔保,人工島不會用盡香港儲備。」眾所周知,董建華拍心口保證的事,在現實往往反其道而行,所以我很有信心,人工島是會耗盡香港儲備的。
其實也是好事。「陰毒」的英國政府把香港交給中共時,庫房水浸,令嬌生慣養的港人,不懂仰賴和感激国家。香港一旦變成窮光蛋,不但可重新發揚人人緬懷的獅子山精神,也會學懂倚賴祖国這塊強大的盾牌。何況未來幾年,世界形勢風高浪急,不排除港幣與美元脫鈎,嘿,到時幾千億港元還有何用?
有智慧的中国人一向認為,揸磚頭好過揸現金;如今時代變了,揸流「灘」又可能比揸磚頭更好。港府高瞻遠矚,明白燒錢要趁早,趕緊把現金變成泥沙,才是上上之策。「明日Die魚」一啟動,勢必犧牲眾多海洋生物,作孽甚深,但受報應的又不是你和我,也不是你和我可阻撓,倒不如遙祝像董建華這類話事人:一定要長命百歲,就算身殘,也要志堅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