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是需要持之以恆,才能真正享受到運動的好處。持續規律運動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但是運動方法不正確,容易引起運動傷害,嚴重者甚至會危害到生命安全,所以糖尿病患者進行正確運動非常重要。

運動產生的效果和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生邱湣淇說,運動能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胰島素阻抗性,促使肌肉利用周邊血糖,進而達到降低和控制血糖的效果。

如果空腹運動、劇烈運動,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的風險。低血糖除了容易發生在運動期間、運動剛結束時,還有運動後的12小時之內都可能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顫抖、無力、冒冷汗、焦躁、手和嘴部麻刺感、飢餓感等低血糖症狀,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刻停止運動,並進食補充糖份。

另外,當出現更嚴重的低血糖症狀如頭痛、視覺模糊、心智遲鈍、混亂、健忘、抽筋、昏迷等,務必儘速就醫。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法

邱湣淇表示,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運動時發生低血糖,在運動前、中、後都應該測量血糖,並調整飲食和降血糖藥物的劑量;運動前的血糖最好落在90~250毫克/毫升,血糖低於70毫克/毫升則不宜運動。

有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要依據運動時間調整注射時間、劑量和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如果預計在胰島素作用達到高峰時運動(通常在注射後2~3小時),則應減少速效或短效胰島素的劑量,以免發生低血糖。

運動容易低血糖的族群

邱湣淇補充說,比較容易在運動時發生低血糖的族群包括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者、長時間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者、最近曾發生低血糖者、因運動導致腎上腺素或其它荷爾蒙反應不良者、老年人、低血糖卻沒有症狀者,在運動時最好能有同伴相隨,並且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手機、葡萄糖錠和其它能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補充品,以利隨時補充血糖。

運動不當除了會發生低血糖之外,血糖控制不良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還可能出現高血糖,伴隨多尿、無力、疲累、口渴、呼吸有酮酸氣味等現象;而高血糖引起的多尿還可能導致脫水,造成體溫調節異常和血糖升更高,所以此類患者在運動期間也應嚴格監控血糖和補充適量水份。

給予併發症患者的建議

邱湣淇提醒,有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避免進行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或是其它會造成血壓過度上升的活動,例如:跳躍、撞擊、頭下腳上、憋氣等,以防發生玻璃體出血。

有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因為感覺異常,運動時需要保持足部乾燥,建議使用足部氣墊、矽膠鞋墊,或是穿襪子,並且每天檢查足部,勿讓足部產生水泡、潰瘍,以免引發截肢的問題。

糖尿病患者應有的習慣

邱湣淇強調,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但能避免傷害發生,也能得到運動帶來的最大好處。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養成運動前、中、後測量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適時補充水份和碳水化合物,平時做好足部護理,依據自身狀況調整運動強度,如果有任何疑慮,應儘快諮詢醫生,以免延誤病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