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愛生事家庭」到訪我家後,更明白訂立家庭規則的重要性。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設定規則後,子女自小跟從,有助培養良好的品格及減少親子衝突。此外,年幼的子女入學已需要與其他人交往,因此父母教導孩子合適的社交禮儀是必須的。
從基本飲食開始,一天三餐是主糧,不應讓孩子有偏食習慣。陳生陳太吃飯時,大人吃健康小菜如:焗雞、炆豬肉及烚蔬菜。因為子女不喜歡吃這些菜餚,父母竟然另外製作香腸、炸雞及薄餅給他們,這便鼓勵他們偏食。孩子長期吸收高脂肪及太多添加劑,甚影響腦部發展。父母應從子女幼小時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孩子很自然地、樂意地攝取天然食品。
陳氏駕車旅遊途中,不斷為孩子供應零食如:糖果、朱古力及威化餅。孩子吃了這些零食,便沒胃口吃正餐。加上他們不喜歡吃健康飯菜,故意少吃,飯後又可吃雪糕或是蛋糕。陳生陳太過度溺愛子女,只要孩子喜歡必滿足他們。這樣也削弱了孩子建立健康生活模式的意志。沒有鍛煉,何來懂得克制?
只要孩子揚聲「我要百力滋」,陳太即從百寶袋遞上零食,孩子沒有道謝。一切都是應份,媽媽簡直是隨從。孩子怎樣學懂尊重別人、心存感恩呢?孩子首次與我和外子會面時,沒有向我們打招呼。陳生不屑一顧,也不趁機教導子女禮貌。他自己當時也沒有稱呼我們的名字。家長連基本禮貌也沒有,如何身教子女?
遊覽完畢,傍晚回到我家。我連忙為他們煮飯、切菜。陳生陳太及子女們坐在梳化上打機或是看電視。他們簡直當我是家傭!準備吃飯,全家沒有說一聲「起筷了」,大人已急急把菜餚送往孩子的碗子裡。孩子當然沒有讓大人先吃的態度。陳生還「贈慶」一句:「這些肉很鹹!」
試問孩子學懂什麼?他們從父母身上學懂在別人家吃飯,可以不用幫忙開飯或收拾。別人是他們的傭人,他們可隨意挑剔別人的功勞。大伙兒玩樂後,父母和孩子可以休息,別人仍辛勞地做菜。孩子能有同理心體諒別人的處境否?他們長大後,能體恤父母的處境嗎?
最諷刺是,臨別,陳氏依然沒有一句:「打擾了」、「辛苦你們」或是「感謝你們的款待」。不懂感恩原是他們最大的障礙。@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