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協會調查發現,46.5%的中學生壓力指數處於偏高水平,但只有約一半學生願意求助。青協呼籲學校恢復正常教學時,宜留有喘息空間,學校亦應多關注學生在課業以外的身心、社交和全人健康需要。

調查於今年10月至11月期間進行,以自填問卷方式訪問了5,16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發現「功課/考測繁重」是他們最感困擾的事,佔46.7%;其次是「學習動力低」(39.4%);第三是「成績退步」(29.1%)。

青協提到,有求助學生成績不俗,但升中四後課程變得緊湊,不時溫習至深夜。在缺乏充足休息的情況下,他的學習狀態日漸轉差。該學生又因擔心成績退步而壓力增大,因不想麻煩朋友沒有向朋友傾訴,不時在晚上獨自哭泣。他也因為擔心被標籤和被學校知道而不敢找社工求助。

另外,近24.2%的學生有輕度至嚴重程度的焦慮傾向,比2020年的21.9%多,亦比2018年的15.4%增加8.8%。學生過去一星期較常見的焦慮徵狀主要為「我容易感覺疲倦和乏力」(45.3%)、「我容易感到煩亂或覺得驚恐」(29.6%)及「我覺得比平時容易緊張和著急」(29.1%)。

於校內遇到煩惱或不開心時,只有50.4%的學生表示願意求助,餘下約49.5%的學生則表示不願意。有88.5%的學生同意「我不反對向別人求助,但我有煩惱會儘量自己解決」,69.9%的學生同意「我認為遇到情緒困擾是人之常情,不需要掩飾」;亦有70.9%覺得「求助需要很大勇氣」。

香港青年協會副總幹事徐小曼指,疫情未消散下,大部份中學已逐步復常,但不少學生均反映課程緊湊,功課繁重,令學業壓力快速升溫。學生的學習和適應存在步伐差異,加上新教師比例增加,建議學校在復常路上宜留有喘息空間,故應多關注學生在課業以外的身心、社交和全人健康需要,並加強經營校內關愛互助氛圍,提升學生歸屬感和幸福感。

她續指,調查部份數據反映學生的求助心態尚算正面,但相信仍有不少隱藏自己情緒而沒有勇氣求助的學生,建議學生若嘗試自行解決問題後情緒仍受困擾,便應儘快求助,除家長、老師、社工外,社區亦有不同形式的輔導資源可供選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